第713页

文骚 泥白佛 1094 字 2022-11-11

这位大佬同时还是文定国立大学的客座教授,针对封寒选了光华大学,还调侃了他几句。

在座的大佬基本都比自己年纪大了,所以封寒的获奖感言也没有太出格,算是比较中规中矩,感谢了金绣女士,感谢了评委老师,感谢了万千读者,感谢并祝福了小说原型易子方先生。

散会之后,一个中年老帅哥主动过来勾搭,“你好,鄙人肖博翰。”

“啊,肖教授,幸会幸会!”封寒热情地握住面前中年人的手。

当初自己因为天价稿费遇到媒体攻讦,肖教授是出了力的,而且他是程思归的好朋友。

肖博翰笑道,“本来我不该来的,因为我也获得了提名,但是在邀请函上没有提示需要准备获奖感言,一般这种情况就该知道哪凉快哪待着去了,不过确实对你好奇,而且猜测你应该会来,所以就来了。”

封寒讪讪,他总算想起九部提名作品中,第二个就是肖博翰三年前的一部短篇小说。

“肖老师,我也是侥幸而已,”封寒跟老肖凑到一起,“肖老师,这金绣球在国内文坛也算是排名前三的大奖了,怎么看上去有点冷清啊,感觉跟金绣球的名气声望不成正比啊?”

又或者,是因为这次获奖的是他封寒这样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所以才如此草草了事?

作为文坛名人,以前肖博翰是以其他身份来过颁奖现场的,他笑着安慰封寒道,“金绣球就是这样的,金绣女士当年把自己全部财产捐出来,成立了金绣球文学基金会,而她自己的生活为非常朴素,所以杜绝奢华是金绣球一贯的宗旨。”

封寒理解地点点头,肖博翰继续道,“而金绣球的巨大影响力,还要看颁奖之后。为了鼓励文学创作,像金绣球这种大奖,颁奖之后,全国官方媒体都会踊跃报道的,其所能产生的影响力会超出你的想象!”

还没离开颁奖现场,封寒就第一次感受到了这种影响力。

“封寒先生您好,我是教育部教材局的。”当封寒和肖博翰正聊着,一位官员模样的人找了上来。

封寒不是第一次跟这些人打交道,之前封寒的两篇儿童作品就被新版小学课本收录其中,而且今年已经开始有人学习《小马过河》和《小蝌蚪找妈妈》了。

不过今天这位显然不是为小学生而来。

初中还是高中?封寒好奇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