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页

秦先生和他的剑 又生 972 字 2022-11-11

“好吧。”石狐子道。

石狐子在后院找了许久,终于翻出两个轮子。他用圆轴把轮子串在一起,丈量了距离,抹润滑油脂,再用辖固定,扣紧榫头。他问莆监借来辕和轭,又发现原配的軏丢了,他只好从小泥房玩具中拆下一个木销,补进车辕和车轭之间连接处。他打了水,拿抹布把车上的灰尘擦干净,再套马辔,大早上忙得一身是汗。

他花半个时辰,凑出了一驾马车。

一路,石狐子御车,吃灰尘,宁婴坐在舒适的车篷子里,朝外面丢着茅草玩。

半个时辰,封邑就到了。

石狐子的驾术也不错,赶上了祭祀。

作为宁婴的马夫,他顺利地混进其中,并没有出示小西门留给他的句芒带钩。

青雾,浮动在千顷土地之上。

一望无垠。

路边行走的农民讨论着分得的种子。

“张豕儿他家分了中地一百,下地五十。”“我们家也是。”“那他们分了多少种子?”“大半斗,多了好几把铁犁。”“那应该的,公田的牛在他家里呢。”

边缘区域分布的是褐土,土质粘重,结构紧实,不耐旱涝,缺乏营养,属于下等地;中部大片分布的是黄褐土,土壤疏松一些,属于中等地;而在神社附近的那些黄棕色的土地,肥力强,细腻而有粘性,是只有富户才能种的上等地。

土地旁是仓,透过仓门,能看见堆叠的耕犁和铁耙,乌黑而光亮,耀武扬威。

农具能提产粮,是贵重物品。在封邑内,百亩之地就要配备一套农具,西门不仅用句芒布币强买去了冶署所生产的大部分农具,且为百姓生计的“公平”起见,他宣布自今年起,增收三倍于封邑外的田税,即十分之三收成,百亩四十石。

石狐子知道这件事。

可自古人心便如此,只要公平,何处载歌载舞都没关系,一家家的知足常乐。

老远,他们就听见了祭祀的鼓点,再驶近些,石狐子又看见男子们一前一后抬着牺牲往神社里送去,漆盘上的牛头,羊头和猪头,全睁着眼,看着茫茫阡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