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是很明显的。
只怕长安侯府,在这里人心里,已经是被定位成有权有势的黑心人家。
这也不怪老百姓想象力丰富。
在老百姓心里,长安侯府干出的事情,的确是很不对劲。
在人们的心里,更多是在意孩子的情况。
偏偏长安侯府的人做事时,太过马虎,竟然一点也不在意孩子的情况。
据郎中们说,孩子这几天就没有吃些什么东西,身体很虚。
要是这样下去,绝对是......
话说到这里,郎中就没有再说下去。
这比说了更加引人思考。
怎么看,都感觉这情况绝对是不对劲。
而这个时代里,传宗接代就是最最最重要的事情。
不少人都会想:长安侯府的奴仆,只怕是故意不给孩子请什么郎中看看。
说什么想着,到了京城再去请名医治病。
切!
只怕就是孩子到了侯府,也没有啥好下场的。
虽然小门小户的人,并不一定懂得什么合纵连横,什么阴谋阳谋的。
但有些争斗还是有的。
他们心里也是有一杆秤的。
比如说,牵扯到了钱财,就曾经有过外家就上门讨要去世女儿的嫁妆。
全而不顾女儿的骨血,还活在世上。
也有舅家,为了拿到出嫁姐妹的嫁妆,把嫡亲外甥给害了。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在有些老百姓眼里,长安侯府打的主意,就和那个舅舅的套路一样。
对于这一点,很多人都在猜想。
有人已经打听出来,原来这所谓的外家齐心不良。
自家女儿去世,就急急火火把孩子接走。
只怕是打什么鬼主意。
闲着没事找事的人,自然在八卦时,还要做一下预测。
一个个吐沫星子齐飞。
说的是有鼻子有眼,不去说书都太可惜了。
余颖是早就让人打听清楚,但装着什么都不知道。
也没有出面澄清谣言的想法。
她就打算一点点消除,杨家和长安侯府的羁绊。
这仅仅是个开始。
反正,一点点慢慢磨就是。
总有一天,长安侯府的人把这种所谓亲情磨光。
“嗷,原来是这样的。”唐嬷嬷一下明白。
长安侯府的人啥不知道。
根本就没有想到侯府的名声,已经在外面臭了。
余颖是早就有所打算,看了一下,感觉事态发酵得不错,才让船接着开,准备去京城。
反正她又不急着去京城。
再说云双、大宝也已经渐渐适应了船上的生活。
有了余颖的照顾,他们甚至可以慢慢在船上走动,甚至可以钓鱼。
看到两个小主人康复,杨家的奴仆一个个是很高兴的。
但长安侯府的人,一个个都是不怎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