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余颖看来,反正路昭仪的儿子是别想着当上皇帝。

就是当上,也是被人推翻的下场。

不知道路昭仪明白这个道理吗?

甚至余颖怀疑,杀掉皇帝应该不是路昭仪的主意。

因为这个女人就是想要杀,也不会选择这个时间段,因为十七皇子太小。

怎么着也要等十七皇子长大点,才可以。

这一点,其实路昭仪是懊恼的,陆家就是一群蠢猪。

而余颖这时候是一点也不同情路昭仪的,哈哈,路昭仪的猪队友,就是她的神助攻。

当然,如果文帝不那么早死更好。

现在已经到了这一步,余颖自然要加把劲,帮着皇帝做好。

可以说在新帝登基之后,平稳地度过过渡期。

一点点长大的皇帝,已经开始用自己的头脑思考。

而,余颖就渐渐开始不太参与朝政。

毕竟随着皇帝的长大,大臣们对皇太后的忌讳还是比较重。

甚至说起来,文皇帝在死之前,曾经留下一张挟制皇太后的圣旨,就是怕余颖做大。

对于这一些,余颖早就有所准备。

第20章 安惠的暴怒

所以她做事的时候还是很注意的,尽量不触动某些人敏感的神经。

虽然别人不一定相信余颖对权势没有兴趣,但她问心无愧。

事实上要不是为了原主的委托,余颖早就溜了。

做过修士的她,根本就不在意所谓帝国的权势,才短短几十年的生命,活着轻松些更好。

当然,皇帝还是比较信服自己的母后。

事实上,母后明明比那些大臣们年轻,比他们聪明,却一直给与那些大臣们一种尊重,不去挑战他们的底限。

但那些大臣们,却总是在试探母后的底限。

皇帝是有些不高兴的。

但,母后一向是尊重朝臣的意见,并不随意使用手里的权利。

他曾经问过余颖为什么?

余颖说: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三人计全。

为了帝国,就应该善于从别人的意见中汲取好的东西。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这一点很重要,一个领导者就应该有那种胸怀。

甚至对于大臣们的担忧,余颖最后当着诸位大臣的面说:“一旦皇帝大婚,哀家把不再管什么国家大事。”

“娘娘!”有大臣不同意,也有人松了一口气。

然后,余颖就走了。

随着皇帝的长大,她已经很少垂帘听政。

其实她说的话,是发自内心的想法,一点也不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