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这个家庭来说是一笔巨款,但是还不够还外债的。

“请节哀,这是单位上的一点心意。”来人看上去带着几分悲痛说道。

其实这一次是,原主的丈夫参加了一个包工队,修建大楼的时候,不知道怎么一回事,预制板砸下来,砸死了原主的丈夫,所以才多陪了不少钱。

“谢谢!”余颖说道。

这个身子原本就很劳累,后来因为丈夫的死更是有些崩溃,可以说十分憔悴,余颖穿过来之后,也没有休整,所以一副没有什么精神的样子。

来人也感觉有几分讪讪的,虽然他们赔了钱,但那是一条人命,是用钱无法衡量的。

第3章 伍佰元

再偷眼一看,作为未亡人的余颖,虽然没有大哭大闹,但是一脸的倦容,看上去整个人感觉就是少些生气,只怕是丈夫的死,对她打击很大。

看到这里来人坐在那里,有种坐立不安的感觉,

另外来人再看看刚才放着钞票的信封,还是有一定厚度的,只是在推到余颖的面前之后,也没有见余颖的眼睛里,增加什么热度。

所以来人就赶紧告辞。余颖也没有多做挽留,只是让原主的三个儿子送行。

等到人走了之后,看着这五百元钱,余颖伸手拿了起来,手指一使劲,信封微微倾斜,就见那几十张大团结,一下子滑落在桌子上。

然后余颖有些好笑,把这些纸钞收拾了一下,然后像扇面一样打开。

余颖有些感叹地看着这几十张纸钞,现在还是蛮值钱的,可要是在后世,这伍佰元钱,应该还不够买一个名牌的包包吧。

这一刻,余颖的眼睛里出现一点点嘲弄,要是换成百元大钞的话,才五张。

这是原主丈夫能给原主留下的最后一点东西,哎!不过,原主最终没有留住什么东西。

说到底,原主的丈夫之所以去打工挣钱,然后把命送掉,其实就是为了还儿子结婚欠下的债,才会去的。

想到这里,余颖微微撇嘴,其实以原主的遭遇,生儿子等于白生,有句话说:养儿防老,但是真的能做到养儿防老吗?

以原主的遭遇看,并不是如此。

难道原主没有看过《墙头记》?戏里的老者,就是许许多多以为他们可以养儿防老的父母们缩影,手里没有钱财,孝子贤孙就不见踪迹。

虽然说起来墙头记是戏曲,但是现实中可是常常上演《墙头记》,比戏里还要精彩。

“妈!”这时候原主的大儿媳,看着那一摞大团结,一下子眼睛发亮,好多钱啊!这要是给了他们家,可以买不少好东西。

此刻她的眼睛里,是无比渴望的神情,恨不得眼睛里能伸出钩子,把婆婆手里的钱拿过来。同时,她感觉自己有些口焦舌燥,不由咽了几口吐沫。

余颖当然能感觉出来大儿媳的目光,简直像饿狼看到肥羊时的垂涎三尺。

瞟了一眼便宜大儿媳,长得还算是周正,不过这种目光破坏了她的整体形象,余颖有些无语,要知道另外两个儿媳也是想要的,但是没有大儿媳这么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