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听到姜梨从小到大,条理清楚的对他剖析着未来极有可能出现的水患,王顺心里已经信了八分。
别人也许不太清楚,但是王顺自己是知道的,姜梨的父亲不简单,别看他就是个秀才,但是平日里的言行举止,像极了那些话本里面的隐士高人。
姜父在东来村居住的这些年里,王顺若是遇到什么难题,总会前来找姜父拿个主意,而每次,姜父总能一针见血的给出最佳的处理方案,次数多了,姜父在王顺心里的地位直接变成了隐士高人。
而作为隐士高人唯一的女儿,王顺也自然而然的将姜梨也代入为了一个才女。
“阿梨,你的事我明白了,明天,我就带你去找乡大夫。”
没考虑多久,王顺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这不仅仅是看在姜梨带了不少礼物给足了他面子的份上,更是看在村子里那百亩良田的份上。
王顺家里时代农耕,对田地无比看重,若是真的如姜梨所说那样未来将会引发水患,那首当其冲的便是这些开垦了十多年的良田。
庄稼人对田地的看重是旁人所不能懂的,一想到刚刚播下种子的田地未来可能会因水患而化为乌有,王顺就再也坐不住了。
哪怕水患的概率不高,他也要先防患未然。
听到王顺的承诺,姜梨心下一松:“那阿梨就多些王叔了。”
“应该是王叔要谢谢阿梨才是,在我小时候,应该是四十年前,我也经历过一次百年难遇的水患,那年我才六岁,我依稀还记得,那年大水前,也是像今年这样入春以来便暴雨不断,还不到夏日雨水最多的时候,这山涧里的水便满得不能再满,若是再这么下去,怕是四十年前的惨剧又要重演一遍。”
王顺深深的叹了口气。
他当年岁数小,还记得洪涝来临时,一家人抱着仅有的一块浮木在洪水中浮浮沉沉,当时整个东津镇都化为一片汪洋,死伤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