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字以象构思、立象尽意的特点酝酿着书法艺术的灵魂,而方块构形,灿然于目的姿质又是构成书法艺术的形式基础。
书写人本身的基础功底和审美情趣等等相加,再辅佐于软硬自如,书写意境,神-韵的毛笔和适合的生宣纸,方得以成就一副书法作品。
一般而言,一篇好的书法有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一是笔法,要求书写人能熟练地执使毛笔,掌握正确的指法、腕法、身法、用笔法、用墨法等技巧。这个方面,太子殿下功底深厚,各种字体都可以熟练切换,没有问题。
二是笔势,要求书写人妥当地组织好点画与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承接呼应关系。
太子殿下的书法就和他的人品一样,舒坦,亲切,仁厚,没有丝毫的滞涩阻塞之感。运笔行云流水,非常流畅,各个转折停顿的地方顾盼生辉,完美衔接,基本可以做到“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的效果。
所以,这个方面也没有问题。
那么问题就是出在这最后的一点,笔意了,它要求书写人在书写的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气质、情趣、素养和人品风度。
看着傅山先生眉头紧皱,只顾伸着头,盯着他的这篇字翻来覆去的仔细瞅,胤礽干脆直言,“先生无须多想,孤只是于昨天做了一番自己反省,有了一些感悟罢了。”
“可是石溪那个假和尚又和太子殿下说了什么?”
傅山先生很是气愤。
明明这大半年下来,太子殿下的书法已经变得越来越有人情味儿,今儿却突然变回以前的干瘪内敛,满篇都是离尘出世的气息,肯定是那个假和尚造的孽。
胤礽在心里默默的叹了口气。他就知道,自己但凡有丁点儿的情绪变化,也瞒不过石溪道人和傅山先生的眼睛。或者应该说,是自己的手在画画和写字的时候,出卖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轻轻的摇了摇头,胤礽索性老实的承认,“是孤自己的问题,石溪道人前几天有劝导过孤,“入世为人”方为人间正理。”
傅山老先生瞪眼,“既然如此,不知太子殿下可否告知老夫,你昨天都有了哪些感悟?”
胤礽笑了笑,没有回答,反而问了一句,“先生一生钻研道家文化,以道家圣人的大弟子自居,肯定知道,儒家的“内圣外王”这四个字,其实是出自于《 庄子·天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