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的方案进行风险隔离的话,西海钢铁就要跟新钢联进行切割,这些派遣员工实际也就要从新钢联切割出去。
勃索—卡特罗钢铁工业复合体做成了,他们继续坚守海外还能拿一份高不了多少的高薪,勉强还能说得过去,但要是做失败了,他们个人所承担的风险就大了。
当然,余晋杰、韩少荣真要强行推动相关方案,中下层管理及技术人员除了辞职离开,能反抗的余地很有限就是了,大多数人最终还是会选择妥协吧?
“听得出张朝阳的怨气非常大啊,现在负责卡特罗钢铁厂运营的团队,都是张朝阳带出来的人,余晋杰、韩少荣真要推行这一计划,张朝阳很难对这些人交待。他昨天就跟余晋杰大吵了一顿,但他并没有能力反抗余晋杰、韩少荣的决定,”沈济看向曹沫问道,“你要不要找机会见一见张朝阳?”
第四百五十九章 格局
“纯粹想搅局的话,我这次回来可以见张朝阳,但什么计划都没有,张朝阳他这时候见我就完全没有什么好处,”曹沫将雪茄灰烬像雪似的弹落到金属大烟灰缸里,看向丁肇强,“东盛想在几内亚湾做钢材吗?”
曹沫这时候见张朝阳,甚至要将张朝阳连同他的团队都直接从新钢联挖出来,是能给韩少荣、余晋杰他们制造足够多的麻烦,而他们对韩少荣、余晋杰之流下手也无需留什么情面,但将张朝阳及他的团队挖过来,总得对他们进行安排。
倘若纯粹是为了搅局,为了坏韩少荣、余晋杰他们的事,最终将张朝阳以及他手下几十号人的人生命运不负责任的随意摆弄,就多少有些操蛋了。
这种事不要说曹沫了,丁肇强、钱文瀚他们也干不出来。
而说到进军钢铁行业,国内显然已经错过最佳的时机,甚至他们都能预料到钢铁产业在未来几年会发生严重过剩,国内最顶尖的钢企,竞争都会残酷起来,但在非洲建造钢铁厂,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曹沫三年前拉着沈济、张朝阳为接盘卡特罗钢铁厂的事积极奔走,丁肇强就考虑过这个问题。
当时董成鹏还执掌和熙产业投资基金,专门写出一份报告交给丁肇强。
首先几内亚湾亚乃至整个非洲地区,仅南非、埃及有生产工艺相对先进的钢铁厂,但产能有限,不能满足整个非洲大陆的市场需求。
同时钢铁工业上到一定规模之后,内部能同时建造完善的工业配套设施,对外部的需求,主要是交通及基础劳动力的供给——这使得钢铁厂的建设能一定程度上摆脱当地落后经济水平的限制。
所以说,在非洲投资钢铁厂,是有颇为可观的盈利空间。
而随着中国经济崛起,欧美各国各种“威胁论”有抬头的趋势,可以预见欧美各国对中国的钢铁产品出口限制会日益严厉,但在几内亚湾建钢铁厂,不仅出口限制会更低,能享受更低的关税税率,距离欧美市场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