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火,曹沫在草棚内侧,抹着厚厚的一层粘土,屋顶上再遮覆一层铁皮。
曹沫与卡布贾、奥韦马等人吃住在矿上,建了三间木屋当宿舍。
厨房,也只有几只大柴油桶做的简易灶,搭在一座草棚下,员工上工前用餐以及中午用餐,都没有餐厅。
几十号人,天晴就在场地上露天用餐;下雨就挤到木作加工房下的草棚下用餐。
没有挖掘机,爆破下来的碎石以及砂金土,都是当地的小推车运到设备的进料口——当然,工人也都穿得破破烂烂的,没有什么劳动防护措施。
“曹老弟,你这里的条件还真是有点艰苦啊!”谢思鹏拍着曹沫的肩膀笑道。
“要不是这样,我那几台小设备,能让人家看上眼?”曹沫笑着说道。
……
……
曹沫打定心思要在这里扎根,不是不想进一步加快矿区的基建投入。
他也没有一步登天的想法,整理出场地出来后,前期从防火的角度考虑,就想着先建发电机房以及设备仓储用房,但曹沫前些天到隆塔市镇着手采购水泥等建材,却狠狠的受到嘲讽。
卡奈姆没有工业生产能力,基建投入又逐年加大,导致卡奈姆的建材这两年水涨船高。水泥价格高得离谱,普通水泥一吨就需要二百美金,差不多是国内的三四倍。
隆塔也有砖窑,但烧出来的砖,质量太差了,拿手指都能扣出洞。
曹沫严重怀疑国内电视里那些表演徒手劈大砖、脑门砸砖的,都是专门从非洲进口的砖头。
还有一点,就是伊波古村附近,找不到一家成熟的基建包工队。
勉强从隆塔南部找到一家基建队,跟人家经理一谈,曹沫发现人家的专业素养,还不如他一边从网上下载资料学习,一边摸索着实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