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在安寿宫听闻胤祜所说的趣事, 她心情便更差了, 偏还不能回信, 连催四阿哥多写点儿都不行。
因着微服游学, 胤祜二人写信时都会刻意避开地名,不过檀雅大致能从胤祜信中所描述的风土人情猜到他们走到哪儿,只是不会说出来,万一传出风声,再给他们惹出事端便不好了。
而他们一行,在盛京各地游览过后,已是秋末,赶在天冷下来前坐船直达山东,在登州府下了车,然后途径莱州府、青州府、抵达济南府管辖。
山东不比京城,一场霜寒便冷彻骨,这里的冬日于一种京城人来说,约莫像秋末,白日里若是天晴的正好,骑马赶路甚至觉得暖洋洋的,胤祜和弘历都不爱待在马车里。
马车里无光,反倒阴凉一些,偶尔胤礽也会骑马,只他的身体不能太过劳累,骑个个把时辰便会回到马车上,也不进去,就和赶车的侍卫坐在外头。
夜里寒凉,再不能住在野外,是以一行人都会尽量寻得城池村落歇脚。
“按照地图所示,陵县据此还得至少半日的路程,此时天色已晚,需得早些确定落脚处才好。”
马车内的方桌上,平铺着一张山东境内的地图,胤祜手指在陵县兴隆镇处点了点,“或者再快些赶路,兴许能在县门关上之前赶到陵县,寻个客栈或者官驿,比农家住着舒服些。”
“万一赶不上,只能住在城外或者拿腰牌进入县中,容易惊动当地县官。”弘历也转向胤礽,问道,“二伯,您看呢?”
胤礽慢慢饮着参茶,道:“你二人商量决定便是。”
这样的情况,已不是一回,除非二人决定不了,胤礽才会插手,否则全都由弘历和胤祜安排,以至于他们二人自出京以来,进益飞快,行事越发周全妥当。
弘历所说确实有道理,是以两人很快便决定寻个村子落脚,敲敲马车门,对外头的侍卫吩咐一声,侍卫们自会遵令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