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页

此话一出,村长愣了愣却笑着道:“好哇!好哇!恭喜了,恭喜了。要是你奶奶知道这个消息,也一定会很高兴的。唉,要是她能活到今天,那该多好啊!”

作为村长,他心里清楚早年村民对渔婆祖孙俩的岐视,确实令眼前这个女孩伤透了心。值得庆幸的是,包括他在内的村干部们,至少没怎么恶过祖孙俩。

或许正因如此,李子妃才会在村里捐资,甚至现在的村部跟老年活动中心,都是她出资修建的。每年的话,基金会也会打一笔款,用于村容村貌建设。

准确的说,小渔村这几年,确实得了不少好处。正是缘于这些好处,村里对渔婆的那座墓,同样保护的很好。清明时节,李子妃不回来,村里也会派人去祭扫。

或许很多村里人都没想到,看似无儿无女的渔婆,临老收养一个孙女,却比很多有儿有女的老人,拥有更多的香火祭祀。而这,或许也就是老人常说的福报吧!

扫墓过后,庄海洋领着李子妃,开始给村里那些相熟的人发请贴,邀请他们出席自己的婚礼。所有往返的费用,自然也由两人承担。

有这样免费吃喝的机会,那个村民会拒绝呢?

可惜的是,除了村委这些干部外,真正得到邀请的村民并不多。那些没得到请贴的村民,也知道他们早年的做法,这个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孩,至今依然无法释怀啊!

第五一五章 婚前琐事

望着那些一脸笑容坐上大巴车的村民,其它没接到邀请的村民,虽然心里羡慕,却也只能暗自嫉妒一下。别人不请,总不能死皮赖脸硬要跟着去吧?

即便知道这样做,肯定会令那些没接到邀请的村民不满。可对李子妃而言,她真的不在乎这些。随着她远嫁南洲,将来回村子的次数只会越来越少。

除了葬在这里的渔婆,村里真正值得她挂念的东西并不多。跟其它人相比,她记忆中遮风挡雨的老屋已然不在。时间再长一点,渔村的记忆只会越来越少。

反观接受到邀请的村民,看着租赁来的旅游大巴,内心还是显得很高兴。对这些村民而言,此刻的他们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好人有好报。

准确的说,他们其实也没做过什么。只是相比其它村里人,他们早年都怀着一份善心,帮衬过渔婆祖孙俩。正是这份善心,让他们得到被李子妃感恩的机会。

原本有接触的县领导,得知这个消息也打算派人前往。只可惜,庄海洋并未邀请,甚至回村的消息,也让村长不要通知那些领导。在他看来,这只是私事而非公事。

抵达机场,不少从未做过飞机的村民,也很期待跟忐忑的道:“坐飞机,安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