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页

“有这么多螃蟹,就算打不到鱼,咱们这会也能赚不少吧?”

“看来渔老大,打渔真的有一套啊!”

一边分捡螃蟹,一边不忘闲聊的船员们,也对此番出海充满了信心。如果说昨天他们对庄海洋能力有所怀疑,那么今天看到这些螃蟹,再也没人心存怀疑。

甚至于,被邀请来的船员,都很期待此返渔船回港,他们最终又能分到多少钱。要是一船货能卖出百万,他们每个人都能分到两万。而时间,也就两三天啊!

要是一个月多出几趟海,那收入怕是会笑掉他们大牙吧!

就算一次赚不到两万,能赚到五六千块,他们也很知足。一个月跑个三到四次,那一个月的收入也有两万左右。最重要的是,风险不大,活也不是很累。

跟那些跑远洋,一出海就是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有些甚至半年不归的船员相比,他们既能赚到钱,又能照顾到家。钱赚的同样多,那自然是跟着庄海洋出海更划算。

不知不觉间,已经记不清倒了多少筐螃蟹的船员,终于听到庄海洋道:“好!这是最后一个蟹笼,捡完这些大家伙可以休息一下。怎么样?收获不错吧?”

“何至不错!这样的收获,我打一辈子渔,还真是头次碰到呢!”

“那就好!只要你们好好干,我相信你们的收入,别人知道也会眼红的。要是我赚的多,到时也会给你们发红包。一个月算下来,收入保证让你们满意。”

“那就谢谢老板了!”

陪着船员们聊了几句,将最后分捡的螃蟹倒进水舱。拉起舱板,庄海洋仔细看了看,发现水舱的螃蟹都很鲜活。这说明,渔船的供氧设备还不错!

只不过,这只是第一天收获的螃蟹,要是明后天还有这样的收获,相信水舱的螃蟹数量,也会多的数不过来。到那时,就需要庄海洋往水舱,倒入定海珠水。

这样的话,才能确保这些螃蟹,被活着送回渔港。剩下两个水舱,庄海洋则打算用来养活的海鱼。冷冻舱,则用来保养那些打上船,便有可能咽气的海鱼。

望着分捡出来的鱿鱼,庄海洋也很直接道:“红杰,中午把这些鱿鱼炒了吧!那些海鳗,还是先养着!螃蟹也挑些,到时蒸了给大家伙尝尝味道。”

“行啊!看来今天,真打了个开门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