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啊!那等你来了,我们到时再聊!”
关于庄海洋靠着一条小渔船,月赚几十万的事,周洋也听那些渔贩说过。在他看来,虽然听上去有点扯。可前番被救时,他能看出庄海洋确实是把打渔的好手。
加上直接住在南山岛那片海域,位置确实不错。辛苦一点,肯定还是能赚钱。只是一个月赚这么多,他多少还是有些不信。可现在,他反倒觉得有些相信。
从先前庄海洋所说的话里,他也知道庄海洋竟然定购了一艘船。敢下这样的本钱,说明庄海洋肯定有底气。这年头,敢定制新船的人,没个百来万根本没可能。
正常情况下,一条能出远海的渔船,至少要几百万。吨位大一些,配置高一些,近千万都有可能。一般的百万富翁,估计也不敢玩这样的投资。
大多情况下,都是几个人凑钱买船,而后一起出海赚钱。类似周洋之前,其实就是这样。可惜的是,他最终没能赚回买船的本钱不说,还倒赔了几十万。
只是很多人都觉得,周洋已经算是很庆幸了。那次真要出事,那些船员没被救上岸,他很有可能赔的倾家荡产。出远海打渔,从来都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事。
可休息一段时间,也想过转行的周洋,却发现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人到中年,却开始坐吃山空,周洋还是觉得有些不甘心。他觉得,这次或许是个机会。
既然庄海洋主动给他打电话,说明对方需要人手跟熟手。在海上闯荡二十多年,周洋自问技术跟经验都不比别人差。真正差的,或许还是运气吧!
第一四九章 不怕我招灾?
渔业资源的稀缺,也导致国内捕渔产业的没落。近海无渔的现状,更是令很多以捕渔为生的渔民,不得不转行从事其它职业。想打渔,只能不断往深海走。
可对很多不愿转行的渔民而言,国内海鲜市场的火爆,还是让这些有胆识的渔民,开始选择购买大型渔船,选择走向更远更深的海域,以寻求更多的渔货。
有因此大赚的,也有因此大亏的,甚至为此搭上命的都有。渔家人,大海上讨生活,也知晓这其中风险。每次出远海,其实都是一种赌搏,搏的就是想赚!
卖完带来的渔货,庄海洋把王言明带上,直接坐车来到渔鲜楼。今天中午,庄海洋打算在渔鲜楼请周洋吃饭,顺便询问一下租船还有出远海需要注意的事。
对庄海洋而言,打渔很专业,却从未出过远海。没有经验丰富的人指点,仅靠一腔热血去闯,风险还是很大。即便他实力超群,却也要为邀请来的战友着想。
这些战友真要在海上出事,他如何跟他们的家属交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