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宇馨科学奖的评奖机制。
相对诺贝尔奖相对保守的评奖机制而言,宇馨科学奖无疑更为创新。
直接由第三方人工智能根据大数据算法来评选某一个科学领域对世界贡献最大的科学家候选人,并给出理由,然后实打实的由评判人员在这些科学家的项目中进行考察跟评选,所有一切都放在阳光下操作,似乎也不错。
这给了所有候选人的项目足够的曝光度。
这种曝光度其实对于许多科学家来说是满满的利好。
道理很简单,跟诺贝尔奖纳入视线的参选者完全保密的政策相比,这种曝光度有利于许多科学家拿到资金扶持是有极大好处的,尤其是那些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们。
所有人都知道做基础研究项目,不止是耗资大,而且在短时间内很难看到成果。所以除了一些规模足够,没有资金压力的大公司而言,跟国家投资的科研组织世界各大高校制定的研究项目之外,很难说会有投资者去给那些基础项目做大额投资。
当然,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资本市场本身就是要求回报的。
但是通过宇馨科技这种曝光之后,肯定会吸引无数人的目光,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无数投资者。
同一个领域,即便是最终获奖者只有一个,但只要被纳入了候选范围,在宇馨科技的官网上公示,也能吸引来无数人的关注,更说明这些研究是绝对有价值的,否则不会在大数据中被人工智能选中。
要知道接下来可是长达半年的评选期。
这些候选人跟其研究的项目都挂在宇馨科技的官网上,可以随时供人查阅。
或者这个名单在普通人中间的关注热度有限,但是对于有心从科研进步中获利的资本而言,这些被选中的项目绝对都是热门的研究对象。
既然能被人工智能通过大数据对比选中,足以说明这些正在研究中或者已经研究成功的项目都是正确的科技树节点,对其风投的风险起码要降低十几二十个百分点。
别小看这十个百分点,对于风投来说,足以决策是否要做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