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页

一个个符号查下去,终于拆开能读懂了。

交集、合集、线积分,向量、偏导、微分算子,重力、弹簧、哈密尔顿,七条微博对于很多自媒体人而言,成了大型科普现场,不说理解这些方程,但却科普了很多普通人大概一辈子也用不到一次的科学符号。

但这些方程到底说明了啥,其实并不重要。

就喜欢这些看不懂的东西,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理解。

“惊!发明家公布超级方程,其中或蕴含宇宙真理!”

“四维世界存在的证据已经被找到,竟然藏身于数学公式之中!”

“高维生命已经被证明确实存在,解开这些方程就是确凿证据!”

……

潘教授第一时间看到了王宇飞的微博。

为了能看到这些消息,他可是专门请教了所里的年轻助理该怎么使用微博,如何关注,并能在对方发微博时,第一时间收到消息。

随后第一时间将这七条微博所有内容跟配图转移到了专业软件上并开始研究,紧跟着潘教授便沉迷了进去。

如果真的深入研究进去,就会发现这七个方程全都无解,因为缺少一个常量。

在这些方程中都用到了光速,也就是麦克斯韦方程组中唯一那个的常量,跟普朗克常量,量子力学诞生后才产生的常量,同时也是薛定谔方程中唯一的常数。

但如果需要这些方程有解,还需要一个常数,一个跟光速和普朗克常量一起能解释整个宇宙的常数。

当然是否能解开这些方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经过数个小时的思考,潘教授终于明白了王宇飞列出这些方程的意义。可以说这是提出了一个新的世界难题。

这个世界难题用纯粹的自然语言可以表述为,是否存在一个大家还没发现的物理常量,当这个物理常量被发现后,配合光速跟普朗克常量,能把所有自然常数,包括但不限于基本粒子的质量、寿命、中字的质量、万有引力常数、里德伯常量、阿伏伽德罗常量、海德堡常数、真空磁导率等等,总之任意你所能想到的常量都可以通过这三个常量计算,或者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