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页

几个项目发起者的视频都被人用手机拍了下来,并流传了出去,然后这些视频莫名其妙的就火了。

连带着冒出了很多狂浇冷水的公众号文章,甚至不少阅读量已经十万加。

比如其中一篇《顶级高校社团课题好高骛远,这是科教兴国还是水中捞月?》,甚至传到了路余馨的朋友圈里。

事实上正是因为刷到这篇文章,路余馨才发现脑机社大会上了热搜的。

最擅长追根溯源的路余馨没有第一时间告诉正在准备资料应对下午潘教授面试的王宇飞,而是开始在网上搜索起昨天大会在网上最初火起来的地方。

很快路余馨便发现这个话题最先挂上热搜的是在懂呼这款软件上。

虽然略感意外,但还是挺符合逻辑的。

毕竟脑机社的研发项目的话题如果先火在微博才不太正常,这并不属于微博上感兴趣的话题。

懂呼热搜榜上挂着的是一个匿名帐号发出的问题。

“听说脑机芯片之父在华清成立了一个脑机社,并投资脑机社本科生发起的项目。大家来看看这项目大概属于什么水平?华清的本科生真能做这些项目吗?”

随后问题下方给出了几则剪辑过的现场视频。

第一个视频就是卢嘉宣布入选的各大课题。

随后跟了几个各项目发起者在台上介绍各自项目跟研发思路的视频。

接下来答案里开始各显神通了。

高赞答案基本上都是就自己所了解的领域先解释一下这些项目大概是什么意思,然后开始讲述这些项目的难度有多大,比如固态电池的项目,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一直是困扰新能源交通工具发展的最大障碍,全世界的车企都在研究这项技术,最有名的比如特斯拉。

当然能量密度并不是唯一考虑的问题,还有其安全性。

换而言之,这项技术都是世界顶级的科学家研究的项目,其技术革新需要的是材料学的进步,甚至某个天才的灵光一闪,还要有世界顶级的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