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总这才松了一口气,他接着说道:“王总,还有一件事,”见王大志点头,他这才接着说道:“我知道你们商飞集团以往的项目都是自筹资金、自己先搞起来的,但这次的情况不一样,咱们得争取国家财政的支持。”
王大志听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咱们先把这次要做的项目形成文件上报,等上面通过了、拿到了财政拨款,这个项目才正式启动。”
“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张总点点头:“以我们这些年来和上面打交道的经验,等文件批下来,怎么着也得四五个月乃至半年。”
话说起来,国内军工系统的项目,基本上都是这样的。
甚至于这种操作模式已经算是主动了,更多的情况都是“拨一下、动一下”这种算盘珠子模式:国家觉得以当前的国际形势,咱们需要某款或者某种类型的装备了,领导掰着指头盘算一下:嗯,xxx单位可以,有这个能力,让他们搞这个项目吧。
于是项目和资金就带着帽子去了这个单位。
像是之前的舰载型z-8直升机项目就是这样,国家结合当前的形式,认为我们需要发展一型大型舰载直升机了,这才给昌飞下达研发命令,要求昌飞集团在现款z-8直升机的基础上开发出一个舰载版本,由国家全程提供资金保障。
而像是这次研发高原型z-8直升机和舰载型尾梁和旋翼可折叠的z-8直升机的建议,如果不是商飞集团这边主动提出来了,昌飞集团是绝对不可能自己主动去搞这个项目的……反正国家也没有提这个要求,咱们费那个力气干什么?有空歇着不好吗?
这与商飞集团一直以来的习惯几乎背道而驰,商飞集团是“我觉得这个项目不错,咱们搞吧,肯定有搞头”,于是就自己出钱搞了。
当然,严格这也怪不到商飞集团后者昌飞的头上,毕竟在成立的哪一天开始,商飞的性质就决定了他们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将日子过好,而不是像国内其他的军工单位一样,可以靠着国z委爸爸养活。
第1924章 非你不可
这一次,王大志倒是没有犹豫,点头道:“那就写报告吧。”
这种事情,自己必须尊重人家昌飞集团的意愿——除非自己先掏钱垫上,但怎么可能?同时在进行这么多项目,这段时间来商飞集团的压力也很大,而且说不定站在昌飞的角度,他们是巴不得商飞集团自己掏钱先垫付前期开支呢。
见王大志点头,张总也是松了一口气,他没想到王大志居然答应的这么痛快,一时间竟然有些小惊喜:“那么报告上我们一起联名?”
“应该的。”王大志答应的很痛快。
见王大志答应了,张总接着说道:“至于项目的总师,必须由卡帕亚先生来担任这两个型号的总设计师以及主副减速器的总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