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7页

“何止是装人啊,”中校同志笑呵呵的,意有所指的道:“知道这架飞机这次带来了多少物资吗?”

“多少?”肖班长心中热切:“这么大的飞机,怎么着也能装个一吨吧?”

高原地区补给不便,用直升机给大家提供补给更是尤其的困难,肖班长尤记得去年的时候,也有一支直升机测试队伍来过自己所在这个这个哨所,那个直升机当然也很大,但相比于眼前的这架直升机,那就小的多了。

肖班长记得很清楚,去年的那次测试当中,对方的带队军官一脸自豪的对自己说,他们的这架飞机可以实现“三个6”:在6000米的高度,携带600公斤的物资飞行600公里。

在当时,那位军官自豪的告诉自己,说国内没有任何一款直升机能够在高原地区达到这样的数据,这架飞机比去年的那架飞机大的多,想来载重达到1吨应该没问题吧?

“一吨?”中校顿时笑了,他摇摇头,竖起两根指头,一脸得意的道:“两吨半!知道吗,整整两吨半!”

“两吨半?!”

肖班长很是吃惊:没想到这才过去一年,我们的直升机就能做到携带两吨半的物资来自己所在的这个哨所了?

他忍不住说道:“去年的时候,我们哨所也来过一架测试的直升机,当时那架飞机上的人说,他们的飞机只能带600公斤的物资。”

中校同志立刻就知道肖班长说的是哪款飞机了,他微微点头:“我知道你说的那个直升飞机,是昌河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z-8直升机,那个飞机其实也不错,不过给人家商飞集团生产的这个飞机一比,那就差的太多了。”

“是啊是啊,”肖班长连连点头,一脸憨厚的笑容:“2吨半呢……这要是和对面打起来,两吨半的物资可够我们支撑好长一段时间了。”

尽管肖班长对“塔赫”的认知有限,可多年来在边防哨所与对方斗智斗勇的经验,让肖班长以一名军人的直觉,敏锐的意识到了这种大飞机对于自己哨所、对于整个边防所能够带来的巨大优势:有了这种大飞机,就可以让自己的哨所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物资以及弹药补给,哨所完全可以在平日里囤积大量的各类物资,而一旦发生了冲突,那没说的,狠狠的干丫的!

第1923章 低头了

“塔赫”试飞团队在高原地区的试飞报告,借助当今时代发达的网络源源不断的发送回了商飞集团,而看着“塔赫”试飞团队经过的那一个又一个的哨所,张总就知道了一件事:商飞集团针对高原环境而特意优化的wz-2500发动机以及新型旋翼,在高原上表现优异。

虽然明知道王大志将这些试飞报告给自己看,目的就是在“勾引”昌飞,可昌飞偏偏就很不争气的上了当:“王总,我们内部讨论过了,同意您之前提出来的合作研发z-8高原型和z-8舰载型的建议,只是在具体的利润分配上,我们有些不同的想法。”

王大志微微点头:“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