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5页

“rb211的稳定和可靠是全世界众所周知且公认的,咱们海油总公司选中rb211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是再正确不过的选择,”王大志先是奉承了rb211一句,紧接着话题一转,接着说道:“不过孙总是否知道,我们商飞集团从罗尔斯·罗伊斯集团引进了rb211发动机技术、并且我们商飞集团生产的rb211发动机,无论在油耗、噪音、可维护性、大修周期等诸多方面,都与罗尔斯·罗伊斯集团自己生产的rb211发动机相持平、并且在个别指标方面还有超出?”

“这是真的?”孙卫国顿时惊讶了。

商飞集团早年被罗尔斯·罗伊斯集团给坑了,他们在引进“tay”系列发动机的时候被罗尔斯·罗伊斯逼着引进了rb211系列发动机的全套技术、工艺和生产设备,据说商飞集团因此而多花了还几个亿的美元。

那可是80年代初的好几个亿啊,前些年的时候,一说起这件事,不少人都将其当做一个笑话。

到了90年之后,商飞集团慢慢的实现了rb211涡扇发动机的自产,但因为一直没有找到配套飞机、屡次与波音、麦道以及空客的接触都被拒绝的缘故,商飞集团只能将rb211发动机的技术当做自身的技术储备,后来不得不另辟蹊径,借着西气东输这个项目,开发基于rb211发动机的航改型燃气轮机。

一直到了前两年,商飞集团从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引进的图-204型飞机开始量产,rb211发动机这才算是找到了装机对象。

一直以来,包括孙卫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人对于我们的企业从国外引进的技术、产品的一个固有印象就是:这些引进来的产品、技术,在事先国产后,与原版相比肯定会在各方面都会出现性能降级,几乎不可能出现整体性能与原版相媲美的情况,至于说与原版相媲美、个别技术指标还超出的情况,更是想都不敢想!

可现在,王大志竟然说他们商飞集团自己生产的rb211涡扇发动机竟然达到了与英国罗尔斯·罗伊斯集团生产的rb211发动机相当的程度,在个别技术指标上还有所超出,这就让孙卫国有些不敢相信了:这怎么可能?这蛋也扯的太离谱了吧?

孙卫国的反应没有出乎王大志的意料,他笑着点头,同时从包里面掏出一个牛皮纸装的文件袋递给孙卫国:“我知道这听起来有些离谱,不过我说的这些可都是有详细的数据对比的,孙总您有时间可以看一下。

另外,我们就要rb211涡扇发动机发展出来的燃气轮机,在整体寿命、大修周期、维护间隔、可靠性方面也保持了与罗尔斯·罗伊斯的rb211燃气轮机相当的水平……这份资料里面也有相应的数据。”

“……”

孙卫国不说话了,他微皱着眉头,开始思索起王大志的这番话。

毫无疑问,王大志的这番话以及给自己的这份资料,就是在告诉自己以及整个海油总公司:我们商飞集团生产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不比英国人生产的差,既然如此,你们海油总公司作为一家华夏的国有企业,是不是英国优先照顾一下咱们自己人?

而孙卫国更加清楚,如果这份资料是真的……甚至连孙卫国本人自己都觉得商飞集团作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海油总公司倒是遇到麻烦了:一旦海油总公司直接拒绝,商飞集团就敢将官司打到上面去,请领导出面。

而对于领导来说,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就很简单了:既然商飞集团也能够提供类似的产品,那你们海油总公司为什么不用人家商飞的,偏偏一定要去买英国人的?不知道国家攒点儿外汇有多么不容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