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然知道波音不可能独占整个华夏的大型宽体客机的市场,但理论上之占25这个事实,还是让他很不甘心。
就在他准备说点什么的时候,张耀光接着说道:“赫伯勒先生,你要明白,麦道的d-11可是一款比较老的机型了。”
嗯……嗯?!
史蒂夫·赫伯勒的眼睛一亮,顿时明白了张耀光的意思:
严格来说,麦道d-11并不老,这款飞机在1990年正式执行商业航班,迄今为止也就勉强10年的功夫而已,甚至期间还进行了一次升级,将原来的三台发动机升级为两台发动机,更是对这个系列的飞机的垂尾进行了重新修改,可以说是根除了从dc-10就遗留下来的老毛病。
但问题是,d-11其实是dc-10的改良版,底子还是dc-10,而dc-10是什么时候研制的?
60年代末!
60年代末开始研制,1971年正式开始服役,从这个根子上开始算的话,这款飞机已经差不多30年了,与波音的767这款机型一样,也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了,可问题是,麦道公司迄今为止也没有宣布他们研制新一代大型宽体科技的计划。
这就很有意思了,这意味着麦道集团可能还要将d-11这款飞机继续生产至少15年,甚至20年也有可能,而显然,华夏对于麦道这种偷懒的办法已经开始有些不满了,而这也就意味着,别看看在陈耕的面子上,麦道这些年来在华夏卖出去了不少d-11,但接下来,华夏的民航公司必然会削减d-11的采购份额。
在d-11的份额被削减、商飞集团的大型宽体科技项目甚至还没有正式立项的情况下,华夏的大型宽体客机的订单会给谁?
只能是波音和空客!
想到这里,史蒂夫·赫伯勒顿时兴奋了,他试探着向张耀光说道:“既然这样的话,我们能不能签订一个协议?”
张耀光知道史蒂夫·赫伯勒想要的是个什么协议,所以他看傻瓜一样的看着史蒂夫·赫伯勒:“赫伯勒先生,先不说我们根本不可能与贵方签订这么一份秘密协议,就算我们当真签订了,你觉得麦道集团会善罢甘休?!”
至于麦道集团为什么会知道这个秘密协议的存在,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