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页

而作为回报,我们会放弃公关湾流公司,怎么样?有没有兴趣?”

“啊……”

西蒙·罗伯逊顿时懵了:敢情一直以来,费尔南德斯·陈打的是这样的算盘?

可在懵的同时,西蒙·罗伯逊的心里头却是飞速的盘算起了这笔交易对罗尔斯·罗伊斯究竟是好还是坏:

在罗尔斯·罗伊斯,从事“tay”系列发动机和“斯贝”系列发动机的生产工作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大约是700人,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斯贝”系列和“tay”系列属于已经快要被主流市场淘汰的产品,只能在喷气式公务机以及支线飞机市场混混日子的样子。

如果将“tay”系列和“斯贝”系列发动机交由陈耕的商飞集团代工,首先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罗尔斯·罗伊斯得到了一批熟练的、稍加培训就能立刻上岗的技术工人,毕竟这批工人早已经熟悉了罗尔斯·罗伊斯的生产和管理方式、规章制度,培训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其次,如果“tay”系列和“斯贝”系列的工人陆续投入到了“遄达”700的生产岗位,就意味着罗尔斯·罗伊斯只需要再招聘500名左右的新人就够了,也就等于罗尔斯·罗伊斯少了700个人的薪水和福利——这相当于罗尔斯·罗伊斯每年少支出上千万英镑!

那么摆在罗尔斯·罗伊斯眼前的问题就成了一个经济账:将“tay”系列发动机和“斯贝”系列发动机交由商飞集团生产,将腾出来的这批工人投入“遄达”700的生产岗位,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是否合算?

第0989章 老子才不……真香!

经济账很好算。

只要算清楚集团里负责生产“斯贝”系列和“tay”系列发动机的这些工人,每年能够为公司创造多大的产值,然后再算算将这批工人转移到“遄达”700的生产线之后,每年能够为公司创造多大的产值就行了。

西蒙·罗伯逊心里头迅速开始盘算起来。

但根本不用西蒙·罗伯逊自己去算,还不等西蒙·罗伯逊心里头算明白自己是赚了还是亏了,陈耕就开口说道:“罗伯逊先生,你明白的,对于罗尔斯·罗伊斯集团而言,重点不在于罗尔斯·罗伊斯每年能够生产多少台‘tay’系列发动机和‘斯贝’系列发动机,而在于市场需要多少台‘tay’系列发动机和‘斯贝’系列发动机。”

西蒙·罗伯逊皱了下眉头,不太愿意承认这一点。

只是还没等他开口,陈耕就接着说道:“罗伯逊先生,你知道的,我去过你们的工厂,而且不是一次,我知道相对于市场需求而言,罗尔斯·罗伊斯集团的‘tay’系列发动机和‘斯贝’系列发动机的产能是严重过剩的,如果让罗尔斯·罗伊斯的‘斯贝’系列发动机生产线和‘tay’系列发动机全力开动,罗尔斯·罗伊斯每年能够生产600台‘斯贝’发动机和超过300台‘tay’发动机。”

西蒙·罗伯逊的脸上露出了一点笑容:“你说的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