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他找来了美国这一轮牛市的所有相关资料,具体的,是从1982年开始。
准确的说,受到经济快速增长、企业利润提升、新的机构投资者需求增加以及里根政府推动的一揽子税收减免措施在内的一系列利好消息的推动,从1982年8月开始,美国股市开始了这场已经持续了6年的超级大牛市。
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美国股市却已经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信号,比如在去年的9月11日至12日,道·琼斯工业指数出现了高达12078点的下跌,而且9月11日的单日下跌更是创出了1962年5月28日以来的最大跌幅。
这还不止,就在今年年初的1月23日下午1点30分到3点之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先是猛跌115点,随后上升60点,对于一个成熟稳健的股市而言,在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出现如此大的升跌显然非常不对劲。
但更不对劲的是,经济学家希勒当天在股市内进行了一次关于这次骤跌骤升的问卷调查,但调查结果显示,当时人们谈论的最多的并不是诸如“恐惧”、“下跌”、“股灾”这类词汇,人们使用得最多的是“电脑程式交易”、“获利”、“疯狂”这类的词汇。
看着这些文章,一旁协助陈耕查找资料的凯莉·希克斯的眼睛都直了……
第0877章 天下无人不通陈
“先生,您的意思是,这些都是股市即将出现大波动的征兆?”看着这些文章,凯莉·希克斯震惊的问道。
陈耕点点头:“股市这个东西就像是特别大的地震一样,当那些80级以上的特大地震快要出现的时候,通常会有一些征兆,比如动物会呈现出特别不安的情绪、比如地下水会变的浑浊……股市其实也一样,像是道·琼斯、标普500这样的指数的骤跌骤升,说明市场自身已经开始不稳定,就像是大地震开始之前的地壳板块一样,已经开始酝酿着爆发的能量了,还有你看这里,你看出了什么?”
看着陈耕手指的“电脑程式交易”、“获利”、“疯狂”等字眼,凯莉·希克斯一脸的不解:“这……有什么问题吗?”
“这说明了人们的心态,”陈耕说道:“在金融界有一句经典明言,说‘如果连清洁工也在炒股票的时候,股市也就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你就该考虑离开了’,现在也是这种情况,你看,所谓的‘市场信心’的乐观情绪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的共识,大家都觉得只要来股市就会赚钱,没有人会告诉别人‘股票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人们把对于风险的预警完全交给了电脑程序。”
说到这里,陈耕叹了口气:“要知道,市场本身的风险其实并不是最大的风险,而对于风险的选择性漠视才是所有风险中最为致命的。”
但凯莉·希克斯显然不是很认同陈耕的话,她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对陈耕说道:“boss,我承认您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计算机是不会出错的,依靠计算机对精确的模型的运算,就可以事先计算出所有的潜在风险,并且可以做到在风险发生以前就利用自动交易的手段进行规避……”
陈耕暗自叹了口气。
都不用二十年后,只要十几年,“再没有比把一切都交给计算机更愚蠢的行为了”就会成为包括金融界在内的所有普罗大众的共识,但在1987年的今天,“计算机是不会出错的,依靠计算机对精确的模型的运算,就可以事先计算出所有的潜在风险,并且可以做到在风险发生以前就利用自动交易的手段进行规避”却是全社会共同的看法,因为在人们看来,只会识别“0”和“1”的计算机,永远都只有“正确”和“错误”两个选项,相比于传统的股票交易方式,自然也就可靠的多了。
个人计算机被大规模推向金融以及股票市场是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的,在过去,传统的股市交易是由专门人员在交易所里的交易版上按顺序写下股票的报价,但随着计算机的运算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交易模式被计算机所改变了,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机构和各大交易所都配置了运算能力远超过人类、错误率远低于人类的大型计算机,并通过专门设计计算机交易软件进行股票的买卖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