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页

“陈先生,在对您的要求进行了充分考虑之后,我们这边有个一个初步的合作草案……”

一边说,万东一边小心翼翼的瞅着陈耕。

陈耕笑着点点头,示意万副局长继续。

万东这才松了一口气,好歹也是国内民航系统的三把手,此刻他心里竟然有些紧张,下意思的伸了伸脖子,万东这才接着说道:“我们华夏在民航领域,现在只有华夏民航这一家公司,所以对于这次的合作,我们初步的设想是这样的:您以飞机和资金入股我们华夏民航,占10的股份。

不过请您放心,这只是一个过渡方案,现在我们正在商讨对民航业进行以航空公司与机场分设为特征的体制改革方案,届时将会成立至少六到七家民航公司,您可以指定任何一家公司作为您的入股对象,您现在入股在华夏民航的飞机、资本金,到时候全都会划拨到您指定的航空公司去,您觉得怎么样?”

对于民航体制改革这件事,陈耕还真清楚,大致上,是将原民航首都、魔都、羊城、长安、蓉城、奉天等6个地区管理局的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相关业务、资产和人员分离出来,组建了6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平等竞争。

这6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分别是国航、东航、南航、西南航空、西北航空、北方航空,此外再加上一个隶属于军队体系的、成立于1984年9月份的联合航空公司,外加一个成立于1989年的、以通用航空业务为主、同时兼营航空运输业务的华夏通用航空公司。

这几家公司,构成了华夏民航未来的基本框架,至于后期成立的各省所属的、比如山航之类的民航企业,那都是未来式了。

陈耕高兴不?

他当然高兴,因为他完全没想到民航局这么下血本:在六大国航还没成立的时候,就被内定为了其中之一的大股东啊。

想到东方航空在2014年的年营业收入就达到了89746亿,按照他们的发展势头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走向,到2017年,他们的年营业收入铁定超过1000亿大关,陈耕就有点流口水的趋势……

但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

陈耕努力的提醒着自己:我知道2018年的东航,能做到上千亿的营业收入,可眼前这些人知道吗?他们不知道啊,既然不知道,那还跟他们客气什么。

“万副局长,”陈耕微皱着眉头,缓缓说道:“我有几个问题……”

“您请说。”万东急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