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页

知道这一点不给他们掰开了、揉碎了讲,以国内同志们的谨慎,他们肯定是不能相信,“这个咱们一点点的来谈,车辆的生产成本是肯定上升的,毕竟多了两个车门嘛,从生产的角度来说,生产工序中要多几个工位,整车的整备质量也有所增加,相比于您之前中意的菲亚特126那样的小车,成本肯定有所上升的,虽然上升的幅度并不大,差不多66至71吧。

但别忘记了,如果和那个面包车采用两个截然不同的动力总成,就意味着要弄在同一个发动机工厂里面建设两条发动机和变速箱生产线。

一条动力总成的生产线需要多少钱?

二条我告诉你们,不低于200万美元,但如果两款车采用相同的动力总成,这第二条生产线的采购成本就省下来了。

当然,或许在总产量达到10万辆或者15万辆的时候,这部分成本能够抹平,之后就是这辆四门微型家用轿车的制造成本真的比菲亚特126贵了,但相比于未来若干年才能打平的成本,你们是愿意选择前期的更低的建设成本还是……”

“当然是更低的前期建设成本。”不等陈耕说完,孙寿彭和程兴明就毫不犹豫地说道。

笑话!

虽然按照之前的约定,所有需要花钱的地方都算是费尔南德斯公司的,但真当人家费尔南德斯公司是活傻逼?人家花了钱,当然要得到想要的东西。

整个代表团里面没有人反对,因为他们心里其实也是这么想的,虽然未来的生产成本低了点,但前面省钱了啊,只要前面的建设成本能第一点,后面的生产成本略高一些,这完全可以接受。

“很好,我也是这么想的,”陈耕点头道:“那么接下来就是最后一个问题了:贵方要求前期所有的建设成本都由费尔南德斯公司来承担,并且嘉陵厂必须在合资公司当中所占的股份比例必须超过50,我方可以同意这个条件,但我方的要求是,必须将股份的分红权和管理权分开。”

“把分红权和管理权分开?”从来没听说过还有这种操作模式的代表团成员们顿时懵逼了:“什么意思?”

第0239章 原来是“倒春寒”

第陈耕很有耐心的给他们解释:“意思就是,在股份层面,嘉陵厂拥有合资公司超过50的股份,公司分红的时候也按照这个股份来分,但考虑到嘉陵厂是一家多年的军工老厂,习惯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国家安排原材料调拨、生产和销售的经济模式的他们,可能无法适应这种完全以市场为主的模式,所以在管理权方面以费尔南德斯公司为主,当然费尔南德斯公司也会充分尊重合作伙伴的建议……”

“我不同意!”陈耕的话还没说完,代表团里立刻就有人跳起来了:“公司的管理你们说了算,那到底谁才是大股东?”

“我同意!”

这位的话音刚刚落地,孙寿彭和程兴明立刻跟着叫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