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页

但是……

没有!

完全没有!

等稍待片刻后壮汉们从车上、车门上下来,主持人洛菲尔一脸不相信的去开关车门,镜头显示这辆之前被20多名壮汉“蹂躏”过的克莱斯勒“faily”轿车的开关门动作非常的流畅、顺畅,开门和关门的动作没有丝毫不顺手、不顺滑的迹象,再仔细对比车门与边框相对的位置,也没有丝毫位移的迹象。

卧槽,厉害了!

一个概念和印象迅速在电视机前面的观众心中形成:这辆克莱斯勒“faily”的质量真是太特么的好了!

“很震撼是吧?”钱德勒显然是对这个结果非常得意。

洛菲尔小鸡啄米一样的不停点头:“真是太令人难以置信了,一个车门怎么可以承受这么大的重量?钱德勒先生,这辆车的车门是否经过了特别的改装或者加固?”

对啊!

洛菲尔的话倒是提醒了电视机前面的观众:虽然每个车门上站了两个壮汉确实很震撼人心,但如果这个车门与车身的连接固定点是经过特意改装和加固过的,那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我就知道你会有这样的疑问,”高级工程师就是高级工程师,钱德勒一脸“我就知道你会这么想,但其实一切尽在我的掌握之中”的表情,冲着摄像机招手:“麻烦摄像先生过来给车门以及车门铰链这个地方来个特写,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车门与其他量产车的车门是不是有很大的不同?是不是经过了改装和特别的加固……来,拍这里,对,就是这里,来给一个特写……”

通过摄像镜头的特写,电视机前面的观众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这辆克莱斯勒“faily”的车门和铰链与自家的轿车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一时间,电视机前面的观众们都有些茫然:没看着跟自家的汽车的车门铰链有什么不一样啊,为什么这辆克莱斯勒“faily”的车门上就能站八个200磅的壮汉?

洛菲尔也是同样的疑问:“为什么这个车门能够承受这么大的重量?”

“因为这是我们美国汽车生产企业的产品,我们的企业本着浓浓的社会责任感在生产他们的产品,”钱德勒一脸的自豪,实则狠狠的帮克莱斯勒打了一把广告,同时还没得罪美国的同行们:“相比于我们美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所生产制造的用料十足的产品,我想说的是,我很好奇,如果把同样的测试项目放在日本车上,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

……

虽然这个广告是克莱斯勒打的,但通用、福特和ac没有不帮克莱斯勒的理由,毕竟人家克莱斯勒在这个花了足足100万美元的赞助费才制作的栏目当中可是明确的说了,只有美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才能生产制造出这么优秀的、用料十足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