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页

各种物资卸下,军队驻扎,劳工入驻,运输舰队开始返航,继续从南洋输送各种物资,用于澳洲和新西南的基地建设。

劳工也在军队的指挥下,开始用运输舰运送过来的砖石水泥,修筑港口和建筑。

当然,在飞灵顿基地修建砖窑、水泥窑,甚至在附近种植土豆等农作物,也是必须的操作了。

飞灵顿附近也是有煤矿的。虽然不是大型煤矿,用来维持驱逐舰队的燃煤和烧砖烧水泥,还是足够的。

这个年代的澳洲和新西南,几乎是没什么人的。

澳洲大陆只有几十万土著,新西南就更少了。如今拥有几万劳工和三万军队的飞灵顿,已经是新西南最大的人口聚集区了。

接下来就是疯狂的基建。

即使是在大明朝,基建狂魔的本色仍然不能丢。

……

在陆离一心忙着搞基建的时候,黔国公、戚继光和俞大猷,也在组织舰队,准备向西方进发。

因为燃煤的问题,黔国公三人听从了陆离的建议,没有使用蒸汽驱逐舰,而且他们也弄不到这么多蒸汽驱逐舰。

如今的郑媛,已经在岘港基地建造了南洋造船厂,全部产能都用来建造蒸汽客轮和盖伦式武装运输舰。

金山造船厂那边,除了在不断的生产镇海驱逐舰,也在生产盖伦式武装运输舰。

即使如此,黔国公三人的订单数量太大,三个月下来,郑媛也只能交付了一百艘盖伦式武装运输舰。

好在盖伦船的技术,大明各处的私人船厂都掌握了。这当然是陆离授意之下,让郑媛广泛传播的。

如今的大明海面上,载重量小的福船早就淘汰了,变成了南洋诸岛的近海运输船。远洋运输主要是新式宝船和大型盖伦船。

天竺庞大的市场,让大明海商拼命的发展海运业,生怕货船不够,生怕载重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