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很清楚秦河不是那等忘恩负义的人,只要他越来越好,他们这一大家子或者说他们这一房就会越来越好。
她不敢把这番心思明明白白的袒露出来,却也忍不住提醒秦老爷子,怕秦老爷子看不见他们这一房的辛苦。
秦老爷子对两口子的想法心知肚明,他看着儿子儿媳们,难得说了番窝心话:“老三能有今天,一是他争气,二是有你们这样为他的前程着想的兄嫂。”
他很清楚,不管儿子儿媳们私心里有没有怨言,小儿子能有今天确实有他们的功劳。
当年他们若是不愿供小儿子念书,隔三差五的跟他们两个老家伙闹上一闹,他们为了一家和睦兴许就放弃了。
这些年最让他自豪的,并不是小儿子有了大出息,而是一家人能够齐心协力把劲儿往一处使,这样纵是遭遇再大的难事也没什么好怕的。
一直没有多言的林秋娘笑道:“爹,您这话就说反了,是三弟争气,才让我们做兄嫂的无怨无悔的帮他,三弟能有今天全是凭他自己的本事。”
这话说的漂亮,既夸了小叔子,也没有抹掉自己的付出,不用担心得罪一心想邀功的二房。
就连脑子不太灵光的秦山,自觉这番话说到了他的心坎上,大咧咧的附和道:“没错,老三要是长了个榆木脑袋,傻子才劳心劳力供他念书。这些年送他进山出山,我这鞋底都走烂多少双了!”
听着大儿子的大实话,秦老爷子深深庆幸当年给他聘下了大儿媳妇,还不忘打击他一把:“确实,换作是你,老子就是把钱拿去买几头猪崽回来,也比供你念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