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茶馆账房都回来了,哪里用得了你?(其实是杨涵自己忘了,他让伍茂才每个月给彭学远工资,也没断过,彭学远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要继续干下去,但拿人手软,而且杨叔叔给的工资和节日奖金可不少,他也不舍得跟杨涵提这个,就默认是自己还被雇佣者,乖乖地每个星期去“上班”。)
就在杨涵在那里琢磨着坏主意的时候,杨若伊催促了起来:“爸爸,你快点唱啊!我的面都要凉了!”
第253章 鹅鹅鹅,家里开了养鹅场
谈到流行和戏曲的结合,你或许会想到市面上很多正流行的古风歌曲,或者会想起很多曾经风靡一时的中华风歌曲。
不要觉得这两者是一样的!
古风则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词的创作非常讲究,读一首古风歌曲的词,你都会觉得是在读一首很有味道的古诗词一样,它不仅遣词造句都是文绉绉的,情绪的表达也如同古人一样含蓄复杂!
举个例子,就好像《赤伶》比较出名的那一句:“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
读起来很有味道,但你不仔细看上几遍,你是很难领会得到这首歌想要传达一个什么样的情绪!
而中华风歌曲的表达就相对直白一些,歌词的填写也是更加接近现代流行风格的,它们不过是在流行的乐曲中,融入了大量的中华元素。
同样举个例子,奶茶周的《发如雪》,“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我等待苍老了谁;红尘醉,微醺的岁月;我用无悔,刻永世爱你的碑……”
听起来更像是现代人的口吻,只不过里面融入了大量的传统元素,然后你也能够比较直接地读懂这首歌的情感——不就是“痴痴的等待”嘛!
并不是说古风、中华风谁优谁劣,它们只不过是代表了流行和中华传统融合的两种模式而已,只不过是走了“词的路线”或者是“曲的路线”的区分而已,而且哪个模式都有它们优秀的作品、以及一堆跟风模仿但学不到多少神韵的作品!
但因为今天主要讲的是唱法上面的融合,杨涵就不打算挑古风歌曲来跟杨若伊做介绍,也不打算挑中华风扛把子——奶茶周的作品来唱。
杨若伊的镜头下,只见杨涵右手快速而且准确地拨动吉他弦,比较激昂、短促的前奏旋律就在他的指尖弹奏而出。
杨若伊听着眼睛忍不住眨了眨,虽然没有吭声——担心影响录制,但女孩儿可是知道,这样的曲风在爸爸的手上并不太常见!
有点像摇滚,因为杨涵后面还加上了一些节奏很明快的打扮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