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话,让杨若伊也跟着进入了思考,她微微歪着脑袋看着爸爸,但视线是有些游离的,因为脑袋里正在努力地寻找着爸爸说的新元素!
不过,不用杨若伊想出来,杨涵就给出了一个她比较熟悉的例子:“就比如说,爸爸给你格根塔娜阿姨的那首歌,《月亮之上》,它其实就是流行音乐里面融合了民歌的元素,或者说是流行唱法跟民族唱法的一种融合。”
这个融合,可是要比老师分开讲的各个唱法的不同有趣多了!
杨若伊有些崇拜地看着爸爸,兴致勃勃地问道:“那美声呢?有没有什么歌是美声和流行融合的?”
“这个可就多了!美声在流行歌曲里的运用,还是要比其他的多得多!”杨涵笑道。
“哎呀,爸爸,你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说说!”杨若伊侧过身来,鼻子哼哼地催促道。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有没有听过?”
“没有,这是什么歌?”杨若伊疑惑地问道。
果然,杨涵想得没有错,现在年轻的孩子,对几十年前的经典歌曲的理解已经是有了比较明显的断档!
因为网络的盛行,改变了文化娱乐生活单调、乏味的状况,网络上每天都会诞生出无数新鲜的、有趣的内容,让人应接不暇,就更难将目光再留在过去了!
杨涵没有急着解释,他先唱了起来:“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树叶也不再沙沙响……”
嘴巴纵向竖着打开,调动了多个共鸣腔体,高位发声,这是典型的美声唱法,不过杨涵是用男中音的声调来唱的,这还算是他可以驾驭的范围。
杨若伊漂亮的大眼睛眨了眨,好像在思考着什么,等了一会儿,她才惊喜地叫了起来:“咦,这首歌我是听过的,爸爸,好像在电视上看过,春节晚会还是什么!”
“因为这首歌很经典啊,以前它是俄国的一首纪录片插曲,后来被我国一位很优秀的歌曲译配家译配成中文之后,才传唱至今。而且,因为它中文歌词一样朗朗上口,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它原来是一首外国歌曲!”杨涵微笑着,跟女儿科普了起来。
“我觉得挺好听的,爸爸,你再接着唱呗,我觉得你唱美声也很好听!”杨若伊今天就感觉像是推开门,走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音乐世界里,她就算上了一天的课了,也好像没有感觉到疲倦一样,继续高兴地催促着爸爸。
杨涵没有拒绝,他一边开着车,一边接着刚才被打断的部分,继续高声哼唱:“我想开口讲,不知怎么讲,多少花儿留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