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页

即便是富可敌国的人,在华夏的史书中也大都没有留下什么好下场。

华夏自古以来对待商贾,就如同对待牲畜一般,待他们肥了之后想怎么宰杀就怎么宰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初时的全国首富沈万三,曾经资助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修建三分之一的南都城墙,还在南都城内建造了大量的建筑。

可即便如此,朱元璋一声令下,就将他家产全部充公,本人也流放到化外之地,至死也不得回中原。

清朝那就更惨了。

即便是著名商人胡雪岩,也不过就是朝廷的一个工具人。

至于电视、小说中商贾之女跟豪门争斗,纯属扯淡。随便一个旗人来了,谁敢不跪下,谁敢抬头看一眼,谁敢不爬着走路,足以九族同诛。

但如果一定要说哪个时代庶民可以和官员平起平坐,甚至比官员更加拔高,唯独九十年代。

经济的落后带来了政治动荡,巨大的外汇贸易差令一种从未有过的危机摆在了选择之下,要么变革,要么重复苏联的旧路,也正是在各种复杂背景下,商人和资本,第一次跨越了千年屏障,站在了金字塔的最顶端。

为啥?

都是因为穷啊。

人穷志短,国穷而无尊严。

亿万万华人走到世界各地都被瞧不起,只有一个原因——穷。

五亿美元。

百分之五就是两千五百美元。

沈直艰难咽了咽口水,直勾勾看着沈建南,想要继续讨价还价,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

这个饼太大了。

大的,他都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