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性情较为温和,并不苛刻,身边的下人也就不那么畏惧,而身在皇族,耳濡目染之下,就跟后世的北京出租车司机一样,谈论些国家大事是再正常不过。
说者有意,听者先是无心,然后也变得有意了,兰妃眼睛一亮,开口道:“文学,我有一个请求,还望你不要拒绝!”
黄尚道:“娘娘请说。”
兰妃道:“我高氏一族的根基,不仅在邺城,还在晋阳,我母子孤苦,无人可信,唯有文学一直不离不弃,文学既想离邺城,何不去为我母子坐镇晋阳?”
黄尚闻言,沉默下去。
有一个地方,被称为“治世之重镇,乱世之强藩”,汉文帝刘恒、李渊、尔朱荣在此发家,杨广、李治在此为王,后唐、后晋、后汉在此定都。
嗯,全是后,似乎有些不吉利,但不可否认它的重要性。
这个地方,就是如今北齐的别都,晋阳,后世的太原。
能让暴虐变态的北齐王朝坚持了二十多年,它的重要性排在第一,看起来邺城是国都,晋阳是陪都,其实无论是经营规模还是重要性上,晋阳都在邺城之前。
晋阳是“霸业所在,王命之基”,北齐开国皇帝称帝伊始,就下诏“太原复三年”,在经济上给予晋阳一系列优待,免除三年赋税,同时大力发展冶炼和陶瓷技术,还建成了通往平城、平阳、洛阳、长安、邺城的几条交通干线。
这是有原因的,晋阳地处耕种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界地带,是草原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漠北进入中原的第一个中转站。
大量的胡人,络绎不绝地从北方草原过来,带来了许多西域商品,在此完成贸易,并以此为中转,将商品向东带入高句丽、百济、新罗等地区。
此地的财富积蓄可想而知,源源不断地为邺城供血,才能让北齐存活下来。
毫不夸张地讲,捏住这里,就捏住了北齐的命脉,同时能影响到许多外族。
所以兰妃提出这点并不奇怪,因为她身边下人早被老妇人收买,为的就是不断提醒,需要一个人去执掌晋阳。
换另一个人,哪里舍得哦,但兰妃原本什么都没有,自然是什么都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