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页

韩忠彦。

怎么是曾公亮?

韩琦人呢?

韩琦和太子赵曙是从后殿离去,前殿的士子们并没有看到,韩忠彦眼巴巴地等着韩琦将那灌园小儿压下,没想到父亲直接不见了。

他出身相州韩氏,又是宰相长子,一群巴结的人一直在身边奉承,再好的家教也难免养成高傲的性子,本来是不屑向家长告状的。

但黄尚连中解元省元,如果殿试再得第一,那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未免将来为韩氏树下大敌,他才告诉了韩琦,自己对黄尚的不满以及状元楼中的冲突。

韩琦当时严词训斥了一顿,命他远离那些狂生,韩忠彦虽然低头挨训,但知道父亲已经记下了。

他笃定,黄尚中不了状元!

如果换成一个乾坤独断的皇帝,殿试完全是由皇帝说了算,朱笔一挥,想要让谁进一甲就进一甲,想要一甲中的谁当状元,谁就是状元。

但赵祯不是那种的皇帝。

赵祯的性格本来就偏软弱,当年他在后宫玩一龙二凤,第二天早朝精力不济,多打了几个哈欠,被言官抓到机会一顿喷,最后那两个美人,硬生生被逼得送入道观出家。

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文官们一步步试探皇帝的底线,慢慢掌握话语权,久而久之,赵祯就变得越来越擅于聆听“意见”。

到了太子赵曙的确立,更代表着天子完全向以韩琦为首的士大夫阶层妥协。

有鉴于此,区区一个状元,韩琦真要提出来,赵祯不会违逆。

但现在,韩琦不见了,曾公亮走出,扫视了一圈士子,开始唱名。

第一个名字,就令韩忠彦的一颗心,跌落到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