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页

“好一个虚伪自私,真是妙极!”

远处的悬空石台上,九指神医第一次开口,摇晃着手中的大蒲扇,看着沈剑笑意盈盈。在他高超的医道秘术下,面前奄奄一息的老瞎子,此时也恢复了一丝生机。

曾经也是在何家集与沈剑相交,也因为沈剑的一纸书信而被镇南王拉拢归附,对于沈剑,他并不陌生。现在见识了如此犀利的观点,忽然又想起曾经与他论道的情景,不由得更加感慨,激动之余忍不住开口声援。

一身傲骨,正气凛然。沈剑身躯虽然瘦小积弱,可抬头挺胸间释放的凛然气势,让人不敢小觑。不过沈剑的这一番话,也等于得罪了整个佛门,甚至结下了不小的恩怨,压力空前。这样的情况下,极其需要大家的声援,壮其威势。

然而,出乎意料,空蝉大师既没有反驳,也没有任何反应,只是一言不发地低着头,沉默不语。没有激动,更没有愤怒,甚至比之前看起了更加平静,脸色如一潭死水。

“大师言称晚辈身带杀机戾气,但是大师似乎并不清楚,我的杀机和戾气,只是针对恶人。对于杀人如麻的恶人,自然是以杀止杀。佛门宣扬轮回业报,教化人们积德行善,这一点儿我也很认同。但是却不应该一味地宣称后世的重要,更不应该剥夺王朝律法的权利,收留洗脱恶人的罪名,让其逍遥法外。晚辈浅见微末,若有说不实之处,还请空蝉大师不吝赐教,指点迷津!”沈剑论断犀利,趁势将观点放大乘胜追击,甚至说话言辞也颇为严谨。

尤其是“若有说不实之处”这一句,更是将问题观点局限到了最纯粹的教化恶人方面。他并没有说“不对之处”,不实和不对,一字儿之差,定义天壤之别。

不实,则将他之前说的观点,仅限在批判佛门教化信徒的方式上,支撑不能一味大慈悲的论断。但如果说不对,就很可能会将观点论断扩大延伸到以慈悲之心修行的佛门道境上去,以慈悲良善之心感悟佛门大道是人家修行的根本,而且心怀大慈大悲的良善之心这原本也没有错。别说沈剑实力没到,即便强过空蝉大师,他也不敢真说别人修炼的道不对,更不敢挑战传承久远的往生极道。

“阿弥陀佛,老朽受教了……”面对沈剑盛气凌人的逼问,出乎意料,空蝉大师依旧没有反驳,而是双手合十,告罪一声直接后退而去。

不悲不喜,不见一丝愤怒和不满,有的只是一抹更加深沉的思量。

见方丈大师对沈剑恭敬有加,默然退去,众多在他身后咬牙切齿的佛门弟子,即便再不满,也不敢如何。一个个盘坐了下去,小声地念起了经文,暗暗平息胸腹中的怒火。

“厉害,他到底是谁?”

“他一定是隐藏了修为,年纪轻轻就有如此道境感悟和非凡见解,绝对是古族大世家的天才子弟!”

人们议论纷纷,此刻再没有人敢轻视沈剑这个看起来极其普通的修士。如此顺利地赢了空蝉大师,按照文斗规则,如果再过一会儿没有人挑战,这一关就算彻底赢了。三局文斗全部胜出,完全有资格取走象征中州帝国至高无上王权的帝王大印。

或许在修士心中,蟠龙印并不算什么,但对于镇南王或者太子就不一样了。这枚帝王大印象征着执掌天下的正统,不可或缺。

一旦得到帝王大印,太子与镇南王的争夺战,就等于在法理上划上了句号。剩下的,只是双方势力最后的角逐,修炼界的力量不再会有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