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页

临时组建的研究团队,利用电场合成技术,经过一个多月的尝试,终于成功复刻了噬热真菌构造出来的那种耐高温纳米结构。

几名研究员兴奋不已的测试着,在化验室内,这种特殊纳米材料,其神奇的特性,让众人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竟然可以抵抗中子照射,它们利用了锂和碳,加上火星地表丰富的铁和硅,打造出这种神奇的材料。”一名研究员赞叹不已地说道。

某种程度上,噬热真菌的这种行为,是在人造放射性物质,然后实现热能的可持续发展。

毕竟碳和锂被中子照射后,有可能会衰变成为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然后噬热真菌就会利用这些人造的放射性物质,再次形成新的核电池。

对于热能稀少的火星而言,噬热真菌的生存模式,就是超出了人类的想象力。

一名研究员无奈地笑道:“没有想到,我们人类竟然不是太阳系中,最先利用核能的生物。”

“是呀!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

虽然噬热真菌的这种纳米结构,对于人类的借鉴意义不大,但是这何尝不是另一种生存模式。

为人类进一步了解外星生物,提供了一些全新的方向。

第七百四十九章 危险的火星

另一边,航天部下属的火星探索局,对于新发现的噬热真菌,也专门召开了一次座谈会。

很多参与研究的研究员,以及宇宙生态学的学者,还有一部分社会发展研究的相关学者,都参与到这一次座谈会之中。

作为火星33号探测器的负责人,王安全向众人介绍了噬热真菌的发现,以及相关的研究。

众人听完之后,表情都略带一丝凝重。

显然火星地表发现的噬热真菌,让所有人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火星生态圈的危险性,比之前评估的还要危险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