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页

……

约翰·威尔逊曾经这样评价过露西·罗恩,如果他的这个女学生的性子在三十岁前能打磨成型,将会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居里夫人。

绝大多数人会将这句话的侧重点放在后半句上,二十一世纪的居里夫人这个评价着实是很高的。在男权世界里身为女子成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几乎被写入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教科书,着实是近代女科学家的典范。

但如果是熟悉约翰·威尔逊或者露西·罗恩的人,则会将这句话的重点放在前半句上……

这女人——性烈如火。

明明有超高的智商,但怒气值一上来,很容易便被情绪所左右。

比如一般人如果在名校读研期间,就获得了诸如谷歌、苹果之流世界一流科技公司的青睐,奖金跟offer拿到手软,学校也不停在抛给她橄榄枝,大概率不会选择换一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但露西·罗恩显然并不这是这样想的。

拒绝了这些世界顶流科技公司的要求,也并没有留在母校,甚至没有选择留在国家,脑子一热便横跨一万多公里跑到一个发展中国家来开启新生活。更可怕的是,最初某个性子恶劣的家伙甚至都不想给她发工资,她还真的做下去了,签下了合同,开始为了培养宁班的孩子而努力奋斗……

真的,这也就是燕北大学的领导们都看不下去了,干脆绕过宁为,启动特殊程序给予了这位国际友人想匹配的职称跟身份,为她安排了专门的公寓,这才算让罗恩同志在华夏有了一份正式工作跟落脚的地方。

这次的情况也是一样。

当露西·罗恩挂断了导师约翰·威尔逊的电话,这位女斗士便开启了为捍卫自己价值观而怼天怼地的情绪输出。

当然,对于这位哈佛大学的美女天才博士来说,她是不屑于写什么战斗檄文的。

这年头有几个正经人还靠文字输出?她又不是见不得人?

所以露西·罗恩选择了最为直接的视频输出,战斗的阵地则选择了依然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大,传播最为广泛的推特、脸书跟tiktok。

为了拍摄一系列的视频,她还专门换了一件宁为口中早就应该被烧掉的礼服,然后火力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