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让为问你她能不能读数院?”拿到估分之后,江晨霜开始征求宁为的意见。
“还是算了,晨露数学方面的天赋还是差了一点,来燕北大学读数院压力会很大。我的建议是如果晨露针对理工科感兴趣的话,可以学生物、环境或者计算机,如果其他专业有兴趣的话还能选经济或者法学,这些专业稍微简单一些。”宁为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虽然说生化环材都是绝大多数人眼中的天坑专业,事实上生物、环境这类专业也的确很苦逼,总会有做不完的实验,尤其是生物,许多实验还特别的磨人,经常需要泡在实验室里,更烦人的是很多时候细胞成熟时间不会是固定的,可能经常会要大半夜的跑到实验室继续实验做数据,但待遇往往还不是很高。
因为很多试验其实就是磨人,本身操作难度并不高,别说研究生了,只要是本科生在实验室里认真学习一段时间都能熟练掌握许多设备跟仪器的使用,更多的时候干的还真就是苦力活,比如做环境试验天天洗瓶子,以及排队使用一些大型的实验设备。
但这也得看人,有宁为在自然不会让自己的小姨子干的太累。
比如做试验设备排队,甚至24小时排队,无非就是给学校捐两台设备的事情。自己捐两套设备,其中一套给自家小姨子一个优先使用权肯定不会让实验室为难。
大概仅此一样就能让自家小姨子在实验室里地位变得比较特殊,日常还能轻松许多,毕竟哪个导师不希望自己的团队在学校能有随时使用设备无需提前预约的实验室呢?八竿子沾不着边的两个行业其实也有共通的地方,比如这年头带资进组的人终归是能能有些优待且更受欢迎的……
“我跟她谈过,我也觉得数学肯定不适合他,都是你,每次跟她讲题都说这简单,那简单的,让晨露都快认不清自己了。我也是建议她学计算机的,以后也好就业。”
“瞧你这话说的?就业?难道你想以后让晨霜当程序员或者架构工程师,然后中年就脱发?我的想法是这块露西·罗恩比较经验,可以往理论博士方面培养,以后当个老师比较轻松。而且我有信心宁班这边的研究对未来计算机技术的走向会有更清晰的认知,晨露也能最早接受一些新的东西,能让教学跟社会技术需要结合更紧密。”
“那就这么决定了,让她报计算机科学?”
“嗯,你跟她好好谈谈,数院真的就算了,那地方……怎么说呢,别找罪受,人生这么短,过得美好些不好吗?”宁为感慨了一句。
这是心里话,在研究中心呆的这段时间,他是真觉得不少人精神状态是有问题的。不止是学业上的压力,更多的还是周边同学带来的压力。
其他专业,智商跟灵性即便有些差距表现得也往往并不明显,甚至勤真能补拙。但这放到燕北大学数学院却是行不通的,对数学的领悟力才是最关键的,勤很多时候不但无法补拙,甚至付出百倍能力却还没有收获的经历,会让人怀疑人生,感觉自己像是傻逼,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好的,那就这么定了。”
……
确定了江晨露的专业,宁为便没去管了,自然有江同学去跟江晨露谈,具体志愿怎么填报,要走哪些手续,宁为也拜托了招生办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