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页

常无道放下了酒坛,目泛奇光的盯着朱暇手中那坛酒,“此酒,名唤杜康?”

“不错。”朱暇一笑而应。他拿出杜康酒,并不是在向常无道炫耀这是有多么好的酒,而是别有目的。

古人有云:一醉方能解千愁。但殊不知,借酒消愁愁更愁。这句话并不矛盾,对于朱暇来说,压根就不存在什么一醉方能解千愁,而是越醉越愁,而形容杜康酒的那句话,他也不是很信,他之所以拿出杜康酒,目的正是要让常无道心中泛起各种哀愁,如此一来,他便能很好的领悟、突破。

常无道的目的是想一醉过后再突破,但殊不知,他这样对于突破是有影响的,只有体会了自身的哀愁,认清了自己,方能真正的在心境上突破。

要认清自己心中的情,并不是忘却,而是深感体会。

然而能很好的泛起一个人心中愁意的酒,无疑,朱暇的杜康酒乃是当仁不让之选。

“宝物赠英雄,好酒赠知己。常兄,还请笑纳。”

常无道伸手接过了杜康酒,然后丢掉手中的二锅头。此刻,他已经在杜康酒的酒香之下迷醉的深深陷入而不可自拔。

“哈哈哈哈!好一句好酒赠知己。得紫暇兄如此知己,夫复何求?”爽然大笑着,常无道一把扯开了封泥,然后不顾形象的大灌而起。

然而杜康如此烈酒,第一次喝的人,焉能不醉?

酒只下肚半坛,浓烈的醉意便袭上常无道。

意识到了自己醉后,常无道闭眼,盘膝就地坐了下去,模样,倒像是睡着了一样。

“暇,这样不要紧吧?”此刻,一直在朱暇身旁不发一言的霓舞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不由的开口向朱暇问了一句。身为朱暇的女人,霓舞当然能知道杜康酒的烈。

“没事的,或许这算是我为他做的第一件事吧。”说着,朱暇拉起了霓舞的玉手,然后两人眼神示意,出了这栋小木屋。

此刻,神光殿中。

在神光殿中,有一片宽大的独立平行空间,里面也可谓是一个繁华的闹市,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