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就是随便扯个蛋。”江森随口又推翻掉,开始说正事,“郭老师,你下午跟我说的那个实验室的事情,我想了一下,我们合作,是没问题的,但现在的问题是,你的项目,确定能直接转移到我的实验室吗?就是项目成果,完全归我支配?”

郭刚一听,果然就有点支吾,“那也没那么简单……”

江森问道:“那一般来说,你们的项目要怎么转移呢?”

“这个我也没试过。”郭刚只能凭有限的经验回答,“通常我们一个项目要开题立项,首先就得找个实验室挂靠。一般一个实验室,都会同时进行好几个项目。实验室负责人就是我们老板,一般都是在项目的最后阶段,或者明确出成果的时候,才会亲自介入进来。

项目成果比较突出的,要么他自己就接手了,那么就交给他们比较放心的自己人,我们只能当作打工的。我要是把自己的那点经费全都拿出来投进去,我就相当于是一个项目小组的组长,出成果的如果老板要接手,我运气好还能保留一个第二作者,运气不好就是三作。”

“这么黑?”江森有点惊讶。

“没办法。”郭刚道,“现在国内这一块,他们先上车的,已经把车门都焊死了。学术圈圈子很小,我们要发影响因子高的文章,没有大佬打招呼,基本上蹭不到期刊版面,花多少钱也没用,要上就只能抱着大佬的大腿上。”

江森问道:“那你自己发普通一点的期刊呢?”

“这样做没意义啊。”郭刚道,“我费尽心思到申医来,不就是为了抱大佬的大腿,好多发一点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吗?如果我只发普通期刊,我干嘛要来申医呢?我待在我们当地又不是发不了。而且发普通期刊的文章,说到底就是研究成果质量不行,或者根本没有质量。我是不会做那种垃圾研究的。我来申医,也是为了这边更好的学术研究条件。”

江森越发听明白郭刚的意思了。

只有来申医,才能做出好成果,但是做出好成果,就必须让大佬吃大头,而让大佬吃了大头,他就无法晋升,无法晋升,也就只能滚蛋……

妈的,没有大佬提携,做科研死路一条啊。

“出国呢?”江森问道。

郭刚叹了口气:“国外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除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天才,你能做出很牛逼的成果,发给nature、sci之类的杂志,人家审稿的看一眼就给你跪下了,这样上面的那些狗东西才拦不住你。但是要做出这样的成果,这里面其实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现在的科研圈子,能研究的方向,基本上都被人占住山头了,很多大学和实验室就是在拼运气,看谁能先沿着一个方向,找到某个假设或者问题的答案。这需要很大的投入,需要一个专门的团队,出成果之前就是疯狂烧钱,有时候还需要企业在背后支持,或者直接就是企业或者别的机构,自己点名要的研究项目,而且究竟做不做得出来成果,也很难讲。

所以像我在国内都已经混得这么艰难了,去了外国也不见得就能运气那么好,搞出什么成果来。现在国外也照样是非升即走,我年龄也不算小了。这里待几年、那里待几年,时间很快的,可能不知不觉,转眼就超过四十岁。虽然说确实有的人是到四五十岁才摸进自己命里注定的那个研究领域,但是死在路上的更多啊。所以我现在也不求做出多大的成果了,先能混个申医副教授的职称,今后就是再没出息,至少生活问题解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