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东瓯中学的孩子,到了这一步,也多少需要一点心理建设了。不是怕考不上,而是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龙门。每个人的龙门,高度是不一样的。
也正因如此,不管是学渣还是学霸,大家的心理压力,反而是同等的大。
吱呀一声,江森把兔子窝的房门打开。睡在墙角草垛子里的宾宾,立马就兴奋地跳跃起来。这只兔子已经越来越成精了,甚至可以算出来,它差不多每七天一次的放风时间。江森先给它喂了兔粮,换了水,等它吃得差不多了,就丢出房间里,任由它自己乱跑。
接着就独自一人,收拾起了屋子。花了十几分钟,把已经好几天没怎么仔细清理的兔子窝扫了一遍,又拖了一遍。打扫得几乎一尘不染后,江森又把稻草堆给换了一下。从教师值班室里搬出一堆干净的稻草,再把脏掉的稻草包装装进袋子里,拎着满满一大袋,走到学校停车场角落的垃圾屋,扔掉了事。垃圾屋旁,有个小水龙头,江森去洗了洗手,甩着满手的水珠,直接在衣服上擦了擦,转身从停车场走了出来。
在十八中读书将近三年,这一片地方他极少走过,哪怕现在看来,还是感觉有点陌生。
出了停车场,就是学校唯一的阶梯教室,阶梯教室前还有一排平房,平日里是用来给初中部上实验课用的,偶尔也拿来上点别的课程。比方江森不知道听谁说起过,郑红似乎前些日子就在这间教室里头教地理。一个高中物理老师,沦落到教初中地理,怎么看都是巨大的悲剧。
江森事实上已经快想不起来,初中什么时候居然还有地理这么一门课。直到昨天晚上做梦他才回忆起,“地理”是《社会与历史》课当中,属于“社会”的那一部分。
现在再去想三年前的这个时候,江森回忆东瓯市的中考,感觉科目的设置,其实还真是挺科学的。自然科学两百分,包括理化生三门,那其实就是理综。
而剩下的《思想品德》和《社会与历史》,开卷100分,可不就是文综?
因为初中生的逻辑能力和语文水平的积累,还无法跟上文科科目的要求,所以中考的文科不仅分数少、难度低,甚至考试的方式,都直接就是开卷。
相比之下,理科在入门阶段,其实要比文科容易很多。理科对智力的要求,是下限低、上限高,学会几条公式的运用轻轻松松,学到爱因斯坦那样,就得死去活来;文科则是入门和学精困难,而学精之后,就容易融会贯通,对智力的要求,是下限不低,上限你自己看着办。
这么想来,江森就一下子想明白,为什么女孩子读文科要比男孩子有优势。因为姑娘的语言能力优势,在少年阶段,整体上确实强于男孩子。小男孩普遍心思单纯,学理科容易钻进去,而女孩子则是在整体上,能更好地把握文字本身所传递出来的信息。而这种把握文字信息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也能等同于“察言观色”的能力。
这样一直从初中延续到高中,文科班姑娘多,理科班男孩子多,自然也就水到渠成。其实已经不是聪不聪明的问题了,而是两套学科对人的要求不一样。
更简单来说,文综需要的,是“早熟早慧”的素质,而理科需要的,则更偏重纯粹的“智力水平”。举个简单例子,就像谢耳朵,事实上谢耳朵就是个纯傻逼,但问题他智力水平又很高。这种人,如果不是有人类社会专门为他们安排的教育和学术体系保着,绝对活不到寿终正寝。就像现在江森看郑红,郑红也是个傻逼,但她的智力水平应该勉强还算可以,所以目前仍然能有一口饭吃。可见“智力水平”这个东西,也得一分为二去看的。
并不是数学能考高分就无敌了,而是这个社会因为对这类人才的需要,放弃了对他们其他方面的要求,因为有求于人,所以才能无比宽容。
而像江森这样的文科生就不一样,社会永远不会对他宽容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