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页

因为草原人竟然与缙国人长得一模一样,若不是操持着一口土里土气的口音,再加上那看起来破破烂烂的衣服,以及被晒得黝黑的皮肤,恐怕还真的很难让人分辨出他到底是草原人还是缙国人。

也难怪在这两百年间,草原人能混进这么多的探子和奸细在大缙王朝境内为非作歹。

大缙王朝与草原人的谈判持续了整整七天,最后双方终于达成了共识,草原人正式向大缙王朝俯首称臣,退守长雁关,将宁武关退还给缙国。

这样的条件,按理来说缙国是绝不会接受的,因为失去了长雁关的斩草防线将会变得无比的脆弱,如此做法,已经与大开国门无异了!

而这也是双方所争论与坚持的关键之所在。

最后,草原人不得不付出了额外的代价,才终于换来了缙帝的仁慈。

首先,从今往后,每年草原人都将向大缙王朝进贡,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草原王的两个儿子,纳兰焯与纳兰元,将留在京城,作为质子!

当议和达成的那一天,整个大缙王朝举国欢庆,在后世的史书中,这一次的议和也被称之为“长雁之盟”。

对于春秋书院的一众师生而言,长雁之盟的结成固然令人欢欣鼓舞,但眼下却有更加急迫的事情在等着他们。

便是春闱。

算算时间,此时距离春闱的正式开始已经只剩下不到十天的时间,而本次举办春闱之地并不在洛阳城附近,而是在南方的落日谷,所以最迟在这一两天,书院的一众学子便必须提前出发南下了。

因为夏生被免去了教习的职务,自然也当不了本次春闱的领队了,经过反复商讨之后,唐子安将此重任交给灵武院中最为稳重的郑教习。

但这一次,最终的出战名单,却并不是由郑教习拟定的。

而是由唐子安与夏生在暮云洞口所确定的!

所以当郑教习看到此番代表书院参战的十五人大名单的时候,不禁颇有些意外。

他皱着眉头,沉声问道:“在此番出战的几个新生当中,江柒柒、墨渊和沈徽能榜上有名,是理所当然的,但,这个周勃是谁?”

“还有,在上一届的老生名单中也有些古怪,怎么没有李向文的名字?反倒是这个袁野,我记得在灵院里面根本算不上什么佼佼者,怎么把他也选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