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页

何慕华此时还有些兴奋,他忍不住搓了搓手,问道:“孔将军,刚才曾听你点评了一句‘围三阙一’,比起猛攻不停更能达到奸敌的效果,着实让老夫眼前一亮,不知道孔将军能不能够向老夫详细解说一番呢?”

孔明微微一笑,道:“战场搏杀,本来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即使我方在战场上大获全胜,但一股脑儿围着敌人猛攻,只会激发敌人拼死之心,反而更难歼灭。与其这样,不如详攻三面,故意露出一个缺口,让敌人有了逃命的念想,这么一来敌军自然是斗志全无,只会毫无章法的撤退,我军只需随后掩杀,自然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换来最大的战果!”

这样的战法,出自于《孙子兵法》中的“围师必阙,穷寇莫追!”这一句话,在华夏可以说是每一个领兵将领都知道的常识。但是,天元大陆可没有出现过孙子这样的兵法大家,自然也就没有如此精妙的战术理论了!

一般的将领也许不会在乎这些战术理论的重要性,但何慕华身为儒将,却是一向都喜欢研究这方面的东西,只是苦于无人指点,他只能是盲人摸象般的瞎琢磨。现在有了孔明的点评之后,就像是在何慕华的面前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自然是让他兴奋莫名,想从孔明的口中学到更多。

在孔明看来只不过是一些粗浅的军事理论,听在何慕华的耳中却如同天籁之音,他甚至愿意执弟子之礼,向孔明请教军事方面的事。孔明自然不会如此托大,而是以相互交流的名义,向何慕华传授了一些基础的军事理论,但就算是如此,也让何慕华受益非浅,很多以前想不通的问题,也一下子变的豁然开朗起来。

这么一来,所谓请孔明前来视察兵驿的邀请,却演变成了孔明的军事讲座,让何慕华这个唯一的学生兴奋不已,完全不觉得时间的流逝!

第542章 练兵八阵图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渐黑,帅帐中也点燃了烛火。但何慕华却全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不停的向孔明请教着,大有不把自己心中的疑惑全都弄明白就绝不罢休的架势。

这时只见孔明微微一笑,向着何慕华摆摆手道:“何将军,兵法之道博大精深,像我等这样纸上谈兵,恐怕说上十天十夜,也不会有一个尽头。如今时辰已经不早了,小弟想先行告退,改日再找机会与何将军详细论道如何?”

何慕华闻言之后一愣,但随即就从狂热的状态中清醒过来,点点头道:“孔将军,确实是老夫孟浪了,耽误了孔将军这么多的时间,老夫在此告罪一声。不过,今日听闻孔将军的一席话,着实让老夫茅塞顿开,领悟到了许多以前不曾想到过的妙理!老夫早就听闻过孔将军的天才之名,也佩服孔将军能够力压云霞派外宗的武勇,但直到今日,老夫才算是明白,孔将军的天才,着实是能者无所不能,在兵法战阵之道上的造诣,也让老夫望尘莫及!老夫相信,如果让孔将军有一个带兵征战沙场的机会,必定会名扬天下,战无不胜!荡寇将军之名,实质名归!!”

以何慕华现在一副推崇备至的模样,孔明如果在此时开口想收徒,只怕他顾不得自己一百好几十岁的年纪,当场就会拜孔明为师,学习孔明精妙的兵法!

相比面子来说,自然是孔明那精妙绝纶的兵法更为重要一些!

不过嘛,要让孔明指点何慕华一两句,看在何慕华确实是有着成为名将天赋的原因上,孔明还可以为之。但是,真要收何慕华为徒,却是不太可能了。毕竟孔明无法保证何慕华会对他忠心,又如何能够收这样的一个徒弟?

所谓交浅言深,今日与何慕华详谈了这长的一段时间,虽然灌输给何慕华的只是一些粗浅的军事理论,却也足够何慕华花上极长的时日进行消化,至于最后能不能够运用到实战之上,还要看何慕华练兵的效果了。

孔明告辞而去之后,何慕华并没有远送,倒不是他不讲礼数,而是因为他现在的脑子中,所想的全都是孔明刚才所讲的那些军事理论!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短短的八个字,其中所蕴含的至理,实在是让老夫回味良久啊!不行,趁着老夫还能够强行记下不少妙理,必须将之笔录下来,日后再慢慢参详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