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茹玉的父亲,原本是可以留在帝京的,也是因着这个缘故,才去了边关,毕竟这般有吃有住,军饷还翻倍,也能多挣些银钱。
此间事自然不足为外人道,莫要说把云姝,便是茹玉也是不清楚家里的事情的。
他只晓得往年的白炭今年换成了黑炭,读书时还要时常开着窗户散去屋里的烟。
他能猜测到缘故,但也不曾细问,他晓得问了母亲也不会同他说的。
“有甚的不好意思的。”把云姝笑道:“不是甚的稀罕物,姨母能用的上最好。”
“用的上的。”杨氏确实需要,也就不曾多推辞。
有了白炭,茹玉便能安心读书了。
说到底,她也是一片爱子之心,她自个儿冬日里是从来不曾用过炭火的,因着冒着严寒还要做活计,手上也满是冻疮。
把云姝见她收下了,心中也欢喜,起身道:“姨母你多多保重,我不能出来太久,便先家去了。”
既然到这来的目的已然达到了,茹玉也不肯出来,她也就不想久留了。
“你多坐一刻儿,我煮饭你吃吧?”杨氏殷勤的挽留道。
“不用了。”把云姝说着便往外走:“改日我再来瞧姨母。”
“好,一定要常来。”杨氏跟了出去,一直将她送到门外。
屋子里,茹玉转身坐回了书桌前,却哪看的下去书上写的甚的?
杨氏送走了把云姝,欢欢喜喜的回了屋子,推开了茹玉的房门,进去端起了书桌边上的炭火盆:“冬儿,娘给你换上好的白炭。”
茹玉正欲阻止,却见她已然端着炭盆出去了,只好皱了皱眉,止住了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