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些不听话的修士,他们不在外头胡作非为就算了,一旦做了什么伤天害理之事,等待他们的绝对不是什么好结果!

有正派修士,还有遍布整个江南,甚至已经普及袄了村镇一级的土地城隍神系提供准确情报,李公甫在这些年中,成了整个江南修行界修士头上高悬的一把尖刀,时刻提醒着他们不要胡作非为,不然后果实在难料。

如此,李公甫逐渐成了整个江南最特殊的存在……

第2030章 欲学孟母迁故居

“子曰学而识习之……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李府中院小书房中,传来阵阵稚嫩童子的清脆读书声。

李公甫和许娇容矗立小书房窗口良久,最后夫妻两互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满意之色,不约而同抬步悄然离开。

他能说,许仕林不愧是文曲星君下凡么?

小小年纪便已通读三百千以及幼学琼林,这才刚刚七岁出头啊,就开始学习四书五经了,通过平日里的观察和先生所言,这小子已经将论语背得滚刮烂熟,对于其中的深义也是了然于胸。

前两日,家里请来的先生更是直言,以许仕林此时的进度,完全可以进入书院进修,然后在十岁之时便可下场试一试考秀才!

这先生也不知道是不是太过认真负责了,还是脑子进水了,竟然直言他的水平不够,再教下去不是不可,就怕舞人子弟。

李公甫当时心头就有些不喜,丫的堂堂资深举人,在江浙一带也是颇有文名的家伙,竟然说自己没能耐教导一七岁小儿?

丫的你读了这么多年的书,都读到狗肚子身上去了么?

以他对大齐科举的了解,能够考上举人的学识,比之进士在四书五经上的造诣,一点都不比进士差。

他们真的差的,其实是见识和治国理政方面的见识和心得!

毕竟到了举人这一步,科举考试中的策论一项比重相当之大,这玩意考的就是治国理政以及对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认识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