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页

但意思,却大同小异。

大体上便是要古家的老太爷将那位逃到北地来的小皇子与公主殿下送回长安。

但向来不喜参与长安城里那些明争暗斗的晋王大人,这一次的态度却格外的强硬。对于朝廷一二再,再而三的命令熟视无睹。

司马诩自然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感受到自己的权威受到挑衅后,第四封檄文在三日前被送到了北地。

这一封檄文与之前的有所不一样。

准确的说,这篇檄文应当叫做讨逆檄文。

其中措辞狠厉地说道,晋王挟持皇室后裔,意图谋反,若是限日之内,再不送还二位皇子归京,朝廷便会派大军围剿北地。

古青峰对于这样的讨逆檄文却是一笑而过,他很清楚北地与长安隔着幽云岭,那是一道天堑,而朝廷的大军绝不会如那些商队一般绕出数倍的距离,避过幽云岭,直击北地。

而若是他们真的要穿越幽云岭的话,那需要付出的代价,即使是司马诩恐怕也得好生掂量掂量。

但即使是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古青峰依然还是下令让北岚城进入了战备状态。而也正是因为如此,方才有了北岚城如今这幅景象。

只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曾知晓,这样的命令其实并非古青峰的本意,而皆是授意于一位男子,恩,准确的说,应当是一位男孩。

而此刻,在晋王府宽敞的大殿中,那位男孩便高坐于首位,昂着他稚嫩的头颅,俯视着他脚下的那位老者。

他不过十二三岁的年纪,生得一对浓浓的眉毛,下面是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或许因为还不适应北地过于寒冷的天气,他的脸蛋此刻红扑扑。整个人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粉雕玉琢的瓷娃娃,煞是可爱。

只是,很奇怪的是。

他的头发被工工整整的扎起,插上了玉簪。双眸里没有这个年纪孩子应有的灵光,有的只是肃然的星光。一如他脸上的神色,冰冷沉闷,还带着一股如君王一般的威严。

“陛下,北岚城离长安一路穷山恶水,如今又有消息说前朝的遗族们已经和蜀山那批剑客达成了某些共识。正在蜀地整兵,我料想此时司马诩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决计不会有余力顾忌我们。”在北地呼风唤雨的古家老太爷此刻便躬着身子,站在男孩身旁,恭恭敬敬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