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页

玄尊开放武道典籍,是推动仙凡一体化的最关键举措。在那之前,凡人对修仙者的神通觉得不可思议,这种神秘感造就了敬畏心,也早就了修仙者的高高在上。可武道典籍公开,人人可以学习武道和术法,这种神秘感也就消失了。

打个比方,在以前双方的差距就是文盲跟儒士的距离,于文盲看来,对方不但认得那么多字,还能吟诗作赋,虽然自己什么也听不懂,可也会觉得非常厉害。在那之后,双方的差距就是乡里秀才跟儒士的距离,虽说吟诗作赋做不到,只能弄些打油诗,但他人做的诗自己已经有能力欣赏了,再也没有那种面临陌生事物的敬畏,只剩下对于对方才能的敬佩,而且心中可能还有不服气的想法——如果我能得到同样的机会,成就指不定比你还要高。

“不要拿凡人的道德来约束仙人”,这种说辞在以前就是修仙者为恶的庇护符,现在全是狗屁!

修仙者的本质,大家都已经摸透了,再想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来糊弄人就变得可笑。

不过这种武道公开只在玄州和正州进行,在其他州全部受到了抵制,先不说道统上侵蚀和竞争,光是将修真者和凡人拉到同一层面,就令那些习惯高高在上的修真门派感受到威胁,畏之如虎狼。

就跟王朝统治一样,愚民政策对百姓而言是坏事,可对掌权者而言却是千秋基业的一道保障。

这也就造成玄州人才遍地都是,文明高度发达,其他州的高手来到玄州都不免要矮人一等。试想一下,一个小门派的掌门来到玄州,发现这里耕地的农民都有跟自己不相上下的武功,在路口喝茶聊天的几位大爷说不定都能一掌将自己拍倒,他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不过有些事情瞒得了普通老百姓,却瞒不了有钱人,特别是走南闯北的商人,知道玄州武道公开,有能力却不能加入修真门派的富人自然是想尽办法将子孙送入玄州,哪怕不能崭露头角,回来后也能风光风光,这也变相造成玄州的商业异常繁荣。

如果不是玄门心法能修身养性,玄宗又是主张大道制行,不为而为,一旦任凭高人一等的欲望扩张,只怕是连地域歧视都搞出来了。现在的情形是,玄州本地人并不歧视外来者,反倒是那些在玄州镀金回去的家伙们,本领学了半吊子,脾气却高傲得不行,鼻子直接翘上了天。

除了一开始的抵触外,在发现玄州的高度繁荣后,有些州也开始有模有样的学习,开放基础武道典籍,不过会做的全都是那种一个大门派称霸的州。

比如白庸所在的禅州,是在一百五十年开放的,在这里禅音寺一家独大,哪怕培养出来了人才,也基本都是送入禅音寺,一点也不担心会便宜外人,因此顾忌就少。

这点心思不难理解,一家独大的州,大门派的目光都着眼在如何同外面的门派竞争,因此提升州内百姓的素质势在必行,基础水平提升了,门派里的优秀人才就多了。

相比之下,那些许多门派相互竞争的州,目光放在内斗上,各自怀有心思,终归是舍不得那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的家伙占了多数,于是一旦某派出现要公开的迹象,就会受到其他门派共同的袭击。

这样的情况,造就的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但最终仍是大门派吞并中小门派,再开放武道典籍,这点是大势所趋,非人力可以阻挡。

再次来到臧森罗的房间,到处堆满了东西,依旧是那样乱七八糟。白庸也不奢望能从中收拾出一个干净的地方,只是小心避开,以免踩到东西。

这次臧森罗的确弄来了不少新奇的小玩意,很多光看表面都无法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作用,只有细细捣鼓一番才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