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页

龙在佛教中有特殊的意义,如“龙象”比喻菩萨的威仪,“龙应”谓观音菩萨三应之一,龙梵语音译为“那伽”,具有呼风唤雨的能力,是守护佛法的护法。

因此,龙眼菩提树所化的树精,也被称为龙眼菩萨。这位菩萨没有说话,先是对白庸作揖,然后摘下一颗熟透了的菩提果递给他。一经咬开,顿感口齿流涎,一股香气窜入肺腑之中,洗去深藏的浊气,精神也变得格外清明。

太虚界灵气丰富,自然有不少生灵成精,那些树精一般都会主动照顾自己的族群,在快要开花结果的时候施展法术,将树木挪移到百草园附近,就近吸收灵气。菩提树远比一般的树木更难成精,到现在也只有一株,甚至很多佛门大派中连一株都没有,不过一旦成精,天生有大智慧,觉悟末那识,还有佛门神通加持,堪比龙凤一类的成年圣兽。

这要是换成一般的大门派,早就被供奉为护教神物了,不过在玄宗,还远远不够资格。

一踏入百草园,漫天香气扑鼻而来,其中携带浓郁的灵气,稍稍一呼吸,真元就蠢蠢涌动。

白庸在与乱世尊者的一战中,以先天太极图为媒介汲取万邪晶炉的邪元,这万邪晶炉本来就被他炼化,算是一件本命法宝,又连番被乱世尊者的掌力震荡,导致邪元反补法宝主人,换成一般人就给生生撑死了。

幸好他以溯流同源大法将邪元转为道元,然后再转化成最为浓缩,强度最大的万屠诛邪元功,总算是撑了下来。不过体内也已经堆积的满满,三重窍穴完全被真元填充,光以总量论,已经比得上胡疆之战中东方易的水准。

百草园的灵气浓郁得不可思议,甚至不用人吸收,主动会钻入窍穴,白庸一口灵气吸入腹中,加上方才的菩提子,就觉得全身功力蠢蠢欲动,竟是容纳不住,向外溢出了。

这算起来,是第三次了,功力的水准超过肉体的修为。不过眼下也不是处理的时机,暂时要放一边,只能回去后再想办法。

进入到百草园中央的位置,就见到一株冠如山岳的古树参天而立,树冠直入云霄之中,郁郁苍苍,勃勃生机如大海一样汹涌澎湃,散发着生之气息,茂密的树枝将天空遮蔽,留下点点光芒从缝隙中参透下来。

偏凉的树荫下,许多植物精怪都如道童般端坐着,有挂着红肚兜一脸肥嘟嘟婴儿相的丹参精,有虬须纵横一脸沧桑老者相的古树精,也有芳艳四射活泼可爱少女相的百花精,除了长相千奇百怪之外,其他的倒是跟玄宗弟子开早课的情形一模一样。

在众多精怪之中,白庸看见了一道熟悉的婀娜身影,肩膀上站着一只百灵鸟,同样在聆听建木神树讲道。看到她聚精会神的模样,不忍打扰,于是就尽量不去打扰他人,同样挑了个位置坐下来听道,诸多精怪见了他也是微微顿首,并不出声招呼,继续聚精会神聆听讲道。

第四章 玄宗四法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这句话的意思是指,提问众生,因何原因动之于死地?人之妄动而死,只因其随波逐浪,顺世俗人欲之浪高而高,贪嗔痴疑慢五毒俱起,只知今日有酒今日醉,不知醉生梦死即自杀。身虽入死地,而不知死之源头,将死之时怅怅然,亦不知其何故。太上圣祖怜悯世人之心深切,度世之情急迫,不忍心世人如此昏昏而不明其理,所以从根本发脚处,试问世人曰: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人虽惜生,却不知惜生之理。往往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厚生反而害生,执生反而难生。凡事都要适中,过犹不及,方合自然生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