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截止到执笔之际,先遣队抵达异界尚未满二十四小时,暂时无法确定异界的自转周期与昼夜长短,是否跟地球基本一致,但从目前观测到的状况来看,即使有所偏差,应当也是相当微小,可以忽略的程度。不过“门”两边似乎存在一定时差,证据是在北京的八点左右,异界的阿尔努斯山丘才进入黄昏。
虽然有着上述微小的差异,但是根据专家小组的说法,宇宙中存在两颗如此相似星球的概率,实在是微乎其微,仿佛是天然就为人类设计的一样。地球上的普通人类,完全可以在无防护的状态下,轻松适应异界的自然环境。国家随时可以向异界大规模派遣各种人员,进行贸易和开发工作,以及进行军事行动。
除此之外,先遣队目前在异界已经发现的各种动植物,大多数都跟现代地球的生物圈非常类似,视野所及的大部分草木看起来都很眼熟,当然或许也存在一些相当微小的差异。异界的大部分野生动物看上去也类似于地球生物,至少是同样可以把它们划分为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等等,最多只是存在着一些地球上不存在的纲目属种而已。另外,关于这些动植物是否可以食用,目前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和考证。
值得注意的是,异界各种被驯化饲养的牲口,例如驴、马、狗之类,几乎跟地球完全一致——从一批逃亡到阿尔努斯山丘,寻求我军庇护的异界土著手中,我们已经获得了两匹异世界的驴(公)、一条狗(公)和一匹马(母),从外观上看,它们跟地球的同类生物毫无差别,抽血分析也看不出特异之处。目前专家小组正在对它们进行基因分析,并且要求使用地球同类动物,尝试进行配种实验。为此不得不紧急发出公文,征用了香港赛马场的一匹种马(公)和警察局的四条警犬(母),并且还需要后方尽快搜集母驴备用。另外,虽然没有得到实物,但根据土著描述,这个世界同样存在着猫、牛、羊、鸡、鸭等家禽家畜和宠物。
当然,先遣队同样也找到了许多跟地球动植物截然不同的异星生物,比如长着一对小翅膀却不会飞的奇怪老鼠,以及体型巨大能够口吐火焰的炎龙,还有长着动物耳朵和尾巴的兽人族,以及耳朵尖长的精灵等等。为了确认地球植物是否能够适应异界土壤,专家小组已经在阿尔努斯山丘附近多处地带取样分析研究,并且从远处收集到未被海水污染的土壤,实验性地开辟了一小块苗圃,尝试种植来自地球的速生花草和蔬菜,如果能够成功的话,将有利于我国派遣人员在异界的自给自足。
接下来,本人将从几个方面,对“门”对面的异世界概况,进行初步的简单描述,以供读者参考。
一、地理
根据本地土著的描述,还有我方营救的两名女性穿越者,在游荡异界期间收集到的情报资料。“门”通往的异世界基本地形,是一块完整的大陆,当地人称之为“法尔马特大陆”。法尔马特大陆的四周被海洋包围,东南方存在几座大型岛屿,西南方存在一片破碎的群岛,群岛对面还有另一块大陆,据说那里极度湿热,基本处于蛮荒状态。至于在更加遥远的地方,是否还有其它大陆存在,目前暂时还不得而知。
整个法尔马特大陆的南北宽度约为五千公里,东西长度则超过九千公里,总面积大约相当于两个中国,不过相对而言地形更平坦、气候也更为温暖湿润。沙漠仅占整个大陆总面积的不到十分之一,高原和山地的面积也较小,整体上以草原和森林地貌为主,平原广袤,河流密布,开发难度相对较低。不过,由于异界国度的文明过于落后的缘故,法尔马特大陆至少超过一半土地面积,目前依然沉睡在蛮荒之中。
我军通过的“门”所在的位置,是法尔马特大陆的中南部,整个大陆“文明区域”的核心腹地。当地人称呼其为阿尔努斯山丘,并且尊其为圣山,不时有香客前来参拜。在阿尔努斯山丘周边的一千公里之内,集中了整个大陆一半以上的繁华城市和至少三分之一的人口,大致相当于中国古代概念里的“中原”之地。
不过,在阿尔努斯山丘附近的方圆百里之内,虽然植被覆盖率很高,可是由于土地贫瘠、缺乏地表水源,不适合耕作的缘故,反倒是人烟非常稀少,形成了一片被文明城市包围的荒凉地带。
号称圣山的阿尔努斯山丘本身,据说一直都没有常住居民,最近的村庄位于三十公里之外的罗马尼亚山脉脚下,但这些村庄目前不是被洪水冲毁,就是被炎龙屠灭,已经变成了无人区。距离“门”最近的异界城市,则位于西北方一百多公里之外,名为“伊塔黎卡”,是一位贵族的世袭领地。在“门”的东北方大约二百公里之外,罗马尼亚山脉的另一侧,就是整个法尔马特大陆的政治中心,帝都乌拉碧安卡城。
第二十一章 《关于异世界的初步调查报告》(下)
整个法尔马特大陆的南半部,大致上就是丘陵、平原和低矮山脉交错分布的地形,总的来说地形不高、降水适中、气候温和,较为容易进行农业开发。大陆南部的海岸线崎岖曲折,港湾甚多,适宜发展海运和渔业。在这一地区,集中了整个大陆绝大部分的人口、耕地和城市,以及主要的已开发文明地域。
不过,这片法尔马特大陆上最繁华的区域,大致被西北——东南走向、横亘半个大陆的罗马尼亚山脉,分成了东西两个部分。虽然这道山脉的海拔不高,但地势颇为险峻,想要翻越山脉并不容易,故而还是起到了一定的地理隔绝效果。山脉以东是大陆上最为广大的一片平原地带,也是帝国的核心腹地,帝都就位于这片平原的最西端。而山脉以西则地形较为破碎和崎岖,散布着较多独立或半独立的藩国,虽然距离帝都很近,但帝国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力依然较弱。“门”所在的阿尔努斯山丘,就位于罗马尼亚山脉的西麓。
在大陆更南方的几座大型岛屿上,帝国已经迁移人口渡海南下,建立了一些殖民地,但是开发程度很低,实际控制力局限于港口,人口更是寥寥无几,大致可以类比为地球上大航海时代早期的美洲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