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虽然苏联飞机早已扬长而去,但刚结束轰炸的华盛顿近郊,依然是黑烟四起、烟尘滚滚,白宫周围也挨了一枚重磅炸弹,把门前的旗杆炸得只剩下一个弹坑。麦克阿瑟在保镖的陪伴下走到弹坑旁边,弯下腰来,伸手轻轻地触摸了一下犹有余温的焦土,眼中不由得闪现出了不甘和屈辱的泪光……
虽然他从很多年之前开始,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入主白宫,走上自己的人生巅峰。但麦克阿瑟却从来没有想到过,当梦想成真之后,自己的总统生涯,居然会是如此的绝望和耻辱,简直是生不如死。
——从当上总统的第一天开始,合众国就已经在连番的核爆之中支离破碎,自己和幕僚们殚精竭虑,苦思对策,但最后得出的结论除了绝望还是绝望,似乎他麦克阿瑟是注定要成为末代总统被挂上绞刑架了!
然后,随着苏联核弹如同流星火雨般频繁落下,从四月开始,白宫跟本土各州和海外驻军之间的通讯,就开始逐步陷于断绝,国内交通更是早已彻底瘫痪。到了六月的时候,麦克阿瑟总统已经是政令不出哥伦比亚特区,各州地方上也渐渐地不再有公文和电报送来。
再接下来,就连在首都华盛顿的这一亩三分地上,他这个总统的话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听了。
……
s:这年头经济太差,英国海军从明年起不再给军舰装导弹,只用火炮作战,从此回归大舰巨炮时代。英国陆军也缩编到了可怜的五万人。尽管如此,英国去年的军费却依然高达五百六十二亿美元,排在世界第五,仅次于连年鏖战不休的俄罗斯。这样的腐败浪费程度……看来英国国防部真的需要好好整治了。
然后,用爱发电的台湾电价飙升三倍。果然是满满的人情味,宰得全岛一片哀嚎。一下子变得这么贵的电力,服务行业也就罢了,最多灯光暗一点,作为耗电大户的工厂可怎么开啊?
感觉最近全世界都喜欢搞突然袭击,印度废钞、台湾引进辐射食品和抬升电价皆是如此……
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后的枪声(中)
时至今日,这座当年请法国设计师专门设计修建,宛如工艺品一般精致的联邦首都华盛顿,已经变成了一片焦黑、丑陋、恶臭而又狰狞的废墟。全城的自来水和电力供应早已断绝,尽管开辟了防火墙和防火沟,市区依然有大约五分之一的建筑物被摧毁了。竣工不过数年的五角大楼,在苏联战略空军的重点轰炸之中几乎成了乱石堆,连钢铁构件都被燃烧弹的高温烧化,变成一堆七扭八歪的垃圾。国会山的圆顶中了一枚五百公斤的重磅航空炸弹,当场就有几十个人身亡,人肉碎块、血液脑浆一起喷溅到了装饰着精美壁画的墙上,把去收尸的市民志愿服务队员给吓晕了过去。横跨波托马克河的几座桥梁也都被炸断了,如今往来两岸只能靠小艇摆渡。就连白宫也被炸塌了一角,幸好椭圆办公室尚还完好无损,只有陈设的装饰品被震碎了许多。
现在的华盛顿,已经没有了电力,没有了自来水,也没有了报社和商店,更没有了旅馆和酒店……成千上万无家可归的市民和外地逃来的难民,得不到有效的安置,一部分人自发涌入了博物馆和林肯纪念堂、杰佛逊纪念堂等残存的公共建筑安营扎寨,剩下的只能在拉法耶特公园、波托马克公园和各处广场上,用旧报纸和废墟里扒出来的木料搭建成小屋暂住,依靠政府提供的一点儿救济食物,外加搜集野菜野果、捕捉老鼠野兔和从波托马克河里钓鱼为生。简直就像是当年的大萧条时代,美国退伍军人们进军首都讨薪之时搭建的“胡佛村”和“胡佛屋”……乍一看去,宛如昨日重演。其中一些破破烂烂的窝棚,甚至已经搭到了白宫的门外,距离椭圆办公室只有不到两百米的路,从麦克阿瑟总统的窗外,就能看到他们砍树做饭的炊烟。
由于饮食不健康,很多人都得了痢疾和霍乱,每天都有人死于流行病,往往要等到尸体腐烂发臭了才会被注意到。而苏联战略空军每一次的越洋轰炸,则给这座绝望的城市制造出了更多的废墟、弹坑和尸体。
那个威严、整洁而又庄重的联邦首都,好似一个深邃而遥远的梦,已经彻底破灭,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现在的麦克阿瑟总统,已经完全没有心思再开着坦克去驱赶和碾压这些流浪汉的窝棚了……严格来说,此时的麦克阿瑟总统,已经没有心思去管任何事情,实际上,哪怕他有心想管,也管不到什么了。因为他的联邦政府已经陷入了空转状态,对这个国家基本失去了控制力,甚至连首都以外地区的消息都断绝得差不多了,对于国内各州最近几个月来的状况,麦克阿瑟总统可谓是两眼一抹黑,知道的比斯大林还少。
举例来说,作为现任的美国总统,麦克阿瑟居然要通过苏联塔斯社的国际广播,才得知有一支日军已经在西海岸的华盛顿州塔科马港登陆,而这支日军的指挥官还是他的老熟人,曾经在日本将他俘获并装进铁笼子里游街的辻政信中将……没办法,华盛顿州的议会和政府早就消失了,从核爆之中幸存的当地驻军,在五月份报告了有日裔移民造反的消息之后,也跟白宫断绝了联系,再也没有新的电报拍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