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风平浪静的南中国海域,拥有三十万吨排水量的巍峨巨轮“海洋绿洲号”上,全权负责此次印度洋作战的神重德参谋长,正在用无线电遥控指挥着印度洋上的各艘舰艇,猎杀逃出新加坡的英国船队。
“……这看上去……似乎到处都是目标啊!可是究竟该先打哪一个呢?”
看着卫星照片和航空侦察情报上,南印度洋海域那些犹如撒胡椒面一般到处乱窜,根本没有组成任何编队的敌方船只舰艇,神重德参谋长一时间不由得感觉有点儿愣神。
——作为被追击的猎物,英国皇家海军东方舰队司令官布鲁斯·奥斯丁·弗雷泽上将阁下非常清楚,他手头真正能打的作战舰艇,除了旗舰声望号,就只剩下了一艘驱逐舰泼妇号,剩下的都是些补给舰、医院船、邮轮、商船、油轮、游艇、维修舰、布雷舰、甚至还有拖船、帆船和轮渡,整个儿一个超级大杂烩。如果强行把它们编成一个船团的话,不仅没有最起码的自卫火力,而且航速恐怕会被拖慢到六节以下……而且,操纵这些船只的水手也都是些素质可疑的新人,在海上组成超大规模编队的话,很可能发生各种碰撞事故。
如果日本军舰或者飞机追上来的话,这样臃肿混乱的船团根本就是一头一戳就倒的痴肥猎物。
所以,弗雷泽上将根本没有妄想护送所有人逃出生天,从一开始,他就打着各自想办法跑路碰运气的主意,能逃出来几艘船就算几艘——刚刚驶出马六甲海峡,进入孟加拉湾海域,旗舰声望号战列巡洋舰就打出了“解散编队,分头逃亡”的信号,然后自顾自全速朝着南非狂奔,连泼妇号驱逐舰都丢下来不管了。
于是,原本就十分混乱的新加坡逃亡船队,一瞬间就散了鸭子——航速的快慢和航线的选择暂且不论,甚至就连每一艘船的目的地都有着巨大的不同,简直堪称是南辕北辙:有去加尔各答的,有去锡兰岛的(存煤或存油太少,无法直接航行到太远的地方),有去阿曼或也门的,有去索马里的,有去桑给巴尔的,有去马达加斯加岛的,还有全船上下居然没有任何一个人会用六分仪,直接在海上迷了路的……
而面对这样动不动就卷堂大散的敌人,跟在后面追击他们的菜鸟版日本海军舰队也有点懵了。
——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投入此次南印度洋追击战的军舰,确实都是不错的主力舰和新锐舰,甚至包括了四艘大和级战列舰。但问题是,操纵这些舰艇的水手……基本都是一群缺乏经验的菜鸟妹子。
没办法,在损失了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之后,日本国内的劳动力缺口已经大到了全面崩溃的程度,偏偏还得继续进行战争,结果只能无奈地大规模征召女兵,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全都统统有份。
其中,为了避免一块短板影响整个大舰队的整体战斗力,海军把女水兵服役的舰艇直接编成了一个特设舰队,也就是打着“蓝色美人鱼”军旗的所谓“大日本女子舰队”——军旗虽然漂亮,战斗力却惨不忍睹。
之前,这支“女子舰队”主要担任一些对岸轰击和商船护航之类的简单任务,除了击沉过几艘美英潜艇之外,前后战绩寥寥无几,事故率、迷航率和战沉率却是高得可怕……但不管怎么样,在服役一年多之后,这些“海之女儿”总算是稍微锻炼得有点像样了,接下来就该让她们试着去真正打几场海战了。
当然,如果让这帮娘子军一上来就直捣夏威夷,跟美国太平洋舰队正面交手,恐怕一去不复返的几率会相当之高。于是为了给她们练手打小怪,就颁布了这个进入印度洋追击英国逃难船队的“打死狗”任务——事实上,如果整场作战完全按照神重德参谋长制订的计划来执行,这场南印度洋追击战根本就不应该发生:他原本是将“女子舰队”一分为二,包括四艘大和级战列舰的主力舰队,从爪哇海正面进入马六甲海峡东侧,徐徐进逼新加坡;另一支以巡洋舰和航空母舰为主的别动队,则提前数日出击,通过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巽他海峡进入印度洋,从南方绕到马六甲海峡的东侧,然后从东西两头封堵海峡,互相对进,夹击新加坡,对驻留于新加坡要塞的英国舰船来一个瓮中之鳖,以求全歼对手的有生力量。
然而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由于妹子水手的远洋航行经验不足,负责兜圈子迂回的别动队一路上事故不断,导致行动过于迟缓,未能来得及赶在英国皇家海军东方舰队出逃之前,堵住马六甲海峡的西面出口。随即又在苏门答腊岛西南海域遭遇风暴,全部三艘航母均遭重创,飞行甲板都塌了下来……如今正在苏门答腊岛北端的班达亚齐港集体抛锚休整待命,同时跟统治当地的酋长交涉扯皮,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出战了。
如此一来,随着航母别动队的彻底趴窝瘫痪,作战计划中的“两面夹击”就变成了“尾随追猎”,而且猎物还很有先见之明地分头逃跑了……以这帮菜鸟妹子水手的本领,能不能追得上还很难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