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战局看上去还不错,但是随着意大利和德国的覆灭,日本眼看着就要单挑全世界——这还能赢?
凡是头脑里还有点儿理智的日本高层都心知肚明,战争已经打不下去了,寻求一个体面的和平才是正道。
可是战争搞到如今这一步,已经完全没法收场了。之前把美国佬打脸打得太狠,放了太多的血,积攒了太多的仇恨,华盛顿方面是铁了心地要碾死日本小矮子杀鸡儆猴,好挽回之前失去的脸面和威风。
如果想要让美国白头鹰息怒,日本就得痛下决心地割肉放血,吐出几乎所有的战利品。可这样一来等于是不战而败,在每战必胜的情况下放弃大片疆土,不仅名声难听,而且国内矛盾又摆不平,至少倡议和负责和谈的重臣肯定得沦为奸贼被天诛——环顾整个日本高层,谁都承担不起这个责任,连天皇都不敢也不愿意背黑锅承担骂名,皮球踢来踢去踢了一圈,最后还是只能一边闭着眼睛继续打下去,一边寻找盘外招……
所以,如今的日本表面上是万众一心单挑全世界,实际上高层都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到处找路子寻求一个体面的和平。对于山本五十六勾结苏联的事情,日本高层自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第一,凭着在太平洋上毙敌二十万的传奇战绩,这家伙已是宛如军神汉尼拔的世界级军事明星,如果动他的话,将会造成前线士气的毁灭性打击,其影响类似于中国南宋皇帝赵构冤杀岳飞;第二,类似差不多的事情其实很多人都在做,只不过山本五十六搞得稍微过分一点,但考虑到眼下确实是必须结好苏联,也就捏着鼻子认了吧!
然而,他们似乎都错判了山本五十六跟苏联勾结的程度,也低估了这位海军元帅的野望……
第五章 钢铁雄心:旭日帝国(中)
九月末的日本列岛,秋色盈红,树叶流丹,绚丽斑斓、娇艳似火,红的如脂如霞,动人心弦。
——正所谓“春赏绯樱,秋赏红叶”,此时又到了红叶漫山的季节,满眼红叶如火,万叶斑斓,层林尽染……各种红叶在东京著名的日比谷公园里竞相斗艳,让人置身其中,可以体会到看红叶的三种意境:初看红叶色彩斑斓,再看红叶如火如荼,三看红叶落时飘丹。当真是绚烂如烟霞,艳而不烈,娇而不媚。
当然,这种赏红叶的闲情逸致,仅限于极少数有钱有闲、生活无忧的人,绝对不是那些需要终日劳作,根本不识风花雪月的泥腿子可以感受到的,他们现在心中只剩下了一个渴望:怎样才能填饱肚皮?
——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侵华战争,一度收益匪浅,依靠中国东北地区丰富的矿产和粮食,以及台湾的蔗糖和稻米,使日本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在1938年一度达到高峰。可是紧接着,随着侵华战争已经陷入无法速决的泥潭,军费开支恶性膨胀,还有美英的制裁,日本国内的日子开始渐渐不好过起来。
等到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更是让日本的普通人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在日本人民看来,在经历了虚幻的光荣和短暂的喜悦后,这场战争带给他们的就是无休止的日用品短缺、食物配给制、通货膨胀、黑市泛滥和超长时间的劳作。在这段黑暗的日子里,日本人民遭受的痛苦甚至要超过其他发动战争的民族。
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第一个月,日本城市的粮食、木炭、甚至酱油就都开始实行配给,每人每天只有330克的大米配额。各户家庭以购粮本在指定的米店购米,并且颁发了白米禁止令,要求糙米和精米混吃。接下来,配给制度又扩展到了布匹、蜡烛、肥皂和几乎一切生活日用品。
更可怕的是,为了满足武器生产对金属原料的大量需求,日本开始对国内挖地三尺。城市居民被迫做出了最大牺牲。东京的金属路灯支架、铁轨、金属交通指示牌以及建筑上的各种标志牌全部被拆卸下来,就连靖国神社的铜制大门也运到兵工厂作为生产子弹的原料。日本神道教的神社献出了铜制神龛;佛教寺庙贡献出大钟和铜锣。警察倾巢出动,挨家挨户逼迫家庭主妇上缴出家里的生活器具,规定每家只能留下一口锅和一只金属桶。接下来更是强迫所有人把原来的铝制一日圆硬币换成新铸造的锡币……
战争时期的东京,一切欢声笑语似乎都被战火烧光了。疲惫不堪的市民们像机器人一样做着乏味的工作,忍受着慢性饥饿的折磨。麻木的脑袋里只有今天还要坚持多久才能下班,或者家里的大米和木炭配给本上还剩下多少配额,能不能从黑市上淘到一些好货色,或者以比较合理的价钱典当掉某件传家宝……街道两边的建筑上,偶尔还能看到几面祝贺“皇国大胜”的旗子,但早已落满了灰尘,犹如人们对待战争的心态一般。
尽管付出了这样的牺牲,但他们还是没能阻止战争的阴霾距离自己越来越近。三天两头不时落下的美国炸弹,总是提醒着他们战争就在身边。虽然在无法出动大规模机群,只能小编队甚至单机偷袭的情况下,b-29战略轰炸机对日本城市的高空轰炸非常缺乏准头,绝大部分的炸弹根本都是乱丢的。而且从中途岛到日本的四千五百公里遥远路程,迫使美国飞行员大大压缩了载弹量,以便加装临时副油箱,平均每天给东京市民带来的伤亡,可能还赶不上平时的车祸和生产事故……但光是这份担惊受怕,就已经够让人发疯了。更糟糕的是,有传言说,鉴于日军在澳洲战场使用了毒气,美军准备在不久之后用毒气弹轰炸东京来报复……